云南网首页     新闻     云南    社会    公益     彩云网评     扶贫热线     法治     教育   更多 更多
         邮箱     登录     注册
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砚山县实施“八大工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4日 09:15:41  来源: 文山新闻网
分享至:

  本站讯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砚山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增收致富、素质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安居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八大工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至2017年底,脱贫出列32个村,脱贫退出8483户38939人,还有47个贫困村、6375户25652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6.08%。2018年,砚山县计划脱贫退出2400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以下,不折不扣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实施基础设施工程。积极推进贫困村道路、水利等项目建设,2015年年底提前两年完成行政村道路硬化目标,启动全县1984公里自然村进村道路建设,目前已硬化378公里,1606公里正在施工中,已完成1447公里(其中,282个贫困自然村完成382公里)的路基工程。动工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工程1062件,完工792件,解决792户3168人的饮水问题。计划退出的47个贫困村全部通动力电和网络宽带。

  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县财政每年安排600余万元作为教育扶贫专项资金,通过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行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程资助政策,让每一个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各阶段学业,提高贫困人口知识水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全县共发放县级资助金623.87万元,其中,2017年发放资助金522.63万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2785人。认真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全面开展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符合条件的人员100%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实施增收致富工程。扎实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和全县“多乡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培育,近期注重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远期规划发展“利长远”的致富产业。发挥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势,抓住省、州实施“云品入沪”“文品入沪”工程契机,着力打响“砚菜品牌”。积极规划建设集农耕体验、农业观光、科研示范为一体的果蔬特色小镇,加快花卉产业双创示范园、种桑养蚕示范基地、无土栽培蔬菜基地、脱水蔬菜出口基地、软籽石榴基地建设,抓实农村劳动力成建制转移就业,带动所有贫困户增收。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抱团经营,实现每户贫困户都挂联到合作社。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确保79个贫困村每个村有1户企业帮扶。目前,全县发展扶贫龙头企业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05个、电商平台92个,累计带动建档立卡户13660户,种植辣椒、烤烟、蔬菜、万寿菊等10.68万亩,发展肉牛、生猪、山羊养殖存栏12.64万头(只)、家禽养殖存栏46.8万羽。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县职中与云南省技师学院联合办学这一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劳务培训、输出力度,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培训等项目和政策,提高培训转移就业实效,实现“一人进厂、全家脱贫”,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径。2016年以来,县职中共为砚山县工业园区开展招工培训3323人,入园就业1802人,其中卡户976人。2018年全县共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412人次,完成目标任务数15800人次的268.43%,其中省外转移就业28913人次,完成目标任务数15800的182.99%;建档立卡户转移就业5173人次,完成目标任务数1500人的344.87%。目前,全县农户在县内外务工人数达7万余人,务工经济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把深度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深度贫困人口应根据所在地的物价水平确定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确保其基本生存。全县农村低保新增户均比由之前的1.4提高1.85,2018年1月对全县建档立卡对象花名册比对出2017年纳入建档立卡的农村低保对象9206人、城市低保对象122人、城乡特困人员30人。2018年5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123户3383人为民政兜底对象。在全州首家推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身财产组织保险”并为4884户21138人办理保险业务。

  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程。实施以民族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等为主的民族文化展示,以文化旅游园区、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体验、观光,以鲁都克天主教堂、王有德故居、阿猛会址等文物单位修缮保护的民族文化延续,发挥好壮族三月三和尝新节、苗族花山节和闹兜阳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瑶族盘王节等砚山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的积极作用,抓好以彝族弦子舞、棒棒灯、草人舞和刺绣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推进民族文化强县建设,构建民族文化产业体系。深入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砚山四张文化名片“土”(窑上土陶)、“木”(斗南弦子)、“石”(砚山玛瑙)、“布”(白沙坡刺绣)打造成推动经济发展、助力脱贫的软实力。用好“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加快推进听湖、黑巴草场、养生养老产业园和民族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厕”一体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砚山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交通运输、批零住餐、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健康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7.35亿元。全县从事服务业及第三产业的13户企业共投入扶贫资金334.07万元(其中,产业扶贫322.97万元,无偿帮扶补助资金11.1万元。

  实施安居工程。以实现“户有所居”为目标,集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百日大会战”,全县13659户C\D级危房改造建档立卡户动工率100%,全面消除农村C、D级危房,使群众真正住上安居房、安全房。聚焦“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坚守标准和底线,因地制宜、对症施策,通过“一村一策”,通过实施易地搬迁与社会保障、就业扶持相结合的综合帮扶模式,在移民自愿选择的前提下采取插花安置、就近安置和集中安置三种方式为7个乡(镇)12个安置点645户3041人“挪穷窝”。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全面推进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厩“四改工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独特优势,通过实施项目建设、聘请生态护林员、推进能源建设、开展教育科技帮扶“四轮驱动”加快精准脱贫步伐,让10846户贫困群众走上“不砍树也能致富、不出山也能致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林业生态脱贫成效。其中2015年以来,全县共聘请护林员3679人,涉及建档立卡户2618人,共投入资金3440.671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享受2390.232万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25.6%提高到2017年的32%,增长6.4个百分点,2017年,全县林业产业产值达74626万元。自2008年以来,全县共发展林产业68.78万亩。(砚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