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领导动态 >>  正文
让贫困群众稳定而又有尊严的脱贫!
——记州委书记童志云到马关麻栗坡遍访调研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1日 14:33:39  来源: 云南网-文山日报
分享至:

  “还不行!虽然脱贫了,但我还要努力赚更多钱,把日子过得更好!”

  8月28日,马关县小坝子镇新铺子村档卡户杨洪德信心满满,对前来走访的州委书记童志云说道。

  年初,杨洪德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依托蜀丰中天专业养殖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小铁头蔬菜卖了3吨,有4200块钱;猪养了40头,还有50只鸡,可以卖得4万多,我们两口子打零工一年也有万把……”当着童志云的面,掰着手指头,杨洪德算了算收入,今年少说也有将近4万的进账,他家已经实现脱贫。

  “结合小坝子的资源优势,我们去年引进了蜀丰食品公司组建蜀丰中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130户贫困户按照‘1个家庭=1个农场=2万元以上年收入’的增收模式,发展蔬菜种植和生猪、土鸡养殖。同时,让贫困户和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与镇上的学校食堂、超市、餐饮店对接,解决了市场销售问题。今年入社的这130户贫困户可全部实现脱贫。”小坝子镇党委书记莫健东介绍说。

  “要按照现代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合作社把贫困群众组织到现代生产中去,推动品种提质增效、组织模式改进创新,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而有尊严的脱贫。”童志云对小坝子镇的做法表示赞赏,并建议要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用好用活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扶持农业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带动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

  “我们将对标对表、落实好脱贫攻坚‘找问题、补短板’工作,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进一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把更多群众组织起来、参与进去,建立有效脱贫带动机制,坚决完成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285户4839人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莫健东表示。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遍访要求,掌握当前全州脱贫攻坚第一手资料,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8日至29日,童志云又不顾车马劳顿,深入马关县坡脚、南捞、小坝子和麻栗坡县猛硐、下金厂、六河等乡镇进行遍访调研。

  “外出务工的群众是否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是否交纳保险?工作是否稳定?”在坡脚镇嘎迪村,童志云向驻村工作队和当地干部提出的三个问题掷地有声。

  嘎迪村现在有300多人外出打工,调研中,他们的生活和收入如何,童志云牵挂在心。他要求,当地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要为贫困群众创造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组织和培训力度,提高素质,使其至少掌握一两门技术。同时,要根据产业发展和困户劳动力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研究贫困户全劳动力、半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灵活采取外出务工、扶贫车间等方式,让每一个贫困劳动力都有事干、有稳定收入。

  榕树下,简单的几个农家小菜,童志云与南捞乡和塘房村的干部们同坐一桌边吃边聊。从塘房桔到脱贫攻坚,童志云的蔼然可亲让大家打开了话匣子。

  “得了虫害,死了好多,看着让人心疼。”

  “要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合作社,与科研院校建立利益共享,对塘房桔进行统一管护。”

  ……

  塘房桔是塘房村的特色产业,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曾一度超过6000余亩,总产值达2000余万元。但受病害影响,目前仅存在地1000余亩、约4万株。童志云向塘房村党总支书记李秀龙支招,挽救塘房桔。并要求南捞乡要加强与科技部门的联系和对接,进一步搞好塘房桔病害防治,推动塘房桔产业再次发展。

  堂屋里满墙的奖状,山腰间满遍地的百香果。女儿盘云菊、儿子盘云佳的优异成绩和丰收在即的百香果已让麻栗坡县猛硐乡下铜塔村档卡户盘金花喜上眉梢,童志云的到来更让她笑得合不拢嘴。

  “以后想读哪个大学?”

  “我妈说读个省内的就行。”

  “最起码也要读云南大学,最好就是到北京、上海去。”

  童志云鼓励盘云菊、盘云佳姐弟俩要加倍努力、继续保持好成绩,早日成长成才,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贡献。

  随后,童志云叮嘱随行的乡、村干部要不折不扣落实好教育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让贫困学生能在学校安心读书、健康成长。

  在下金厂乡,郭喜兵是个名人。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靠着自己摸索,成了种植石斛的“土专家”。并牵头成立云岭野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151户社员发展仿野生石斛种植,年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其中,有档卡户14户56人实现脱贫。

  行走在石斛间,童志云与郭喜兵亲切交谈,从种植到管护,从加工到销售,一一问询。童志云建议郭喜兵要抓住“文品入沪”的商机,打造出自己的石斛品牌。同时,也要积极动员和带领周边群众一起发展石斛以及林下中药材种植,让下金厂的石斛和林下药材种出规模、卖出好价钱。

  “没有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住不上安全稳固的房子。”告别郭喜兵,走进槟榔沟村档卡户刘友华的家中,山墙钢架焊接、墙体裂缝修复、柱角加固、房屋内外墙粉刷等加固改造措施,童志云看得仔细、问得细致。他要求,要严格按照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突出区域特色、民族特点,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如今,槟榔沟25户危房已全部进行修缮或重建。危房变新居、旧房展新颜,不仅暖了大家的心窝,也让大家有了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现在房子好了,我们就好好搞生产,要早点富起来。”刘友华说。

  六河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通过统规统建单元楼12幢99套,搬迁安置档卡户99户424人,涉及六河乡6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走进项目施工现场,童志云仔细查看项目建设进度,详细询问档卡户搬迁入住后的生产生活规划情况。他要求,六河乡要进一步把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时限要求,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档卡户按期入住,实现“搬得进、住得稳、能致富”。

  句句叮咛,声声鼓劲。童志云遍访调研倾听基层干部心声,既把脉问诊,又解疑释惑,如春风化雨为大家众稳神竞进、脱贫攻坚拔亮了心灯、指明了方向,文山必将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童书记到基层遍访调研,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激励着我们必须勇于担当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带着强烈的责任、怀着深厚的感情,用心、用情、用力,努力把州委的厚爱和群众的期盼变成现实。”下金厂乡党委书记李红梅表示。

  杨廷友参加调研。

  记者 颜宏幸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