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紧盯标准抓落实 咬定目标劲不松——童志云赴麻栗坡西畴专题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4日 14:36:01  来源: 云南网-文山新闻网
分享至:

  原标题:童志云赴麻栗坡西畴专题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侧记

  六月的文山,骄阳似火,暑气弥漫。但这风风火火却远不能掩盖州委书记童志云对最边远、最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牵挂和惦念。6月12至13日,童志云从高速转道乡村水泥路、沙石路,再到边境便道,行程千余公里,深入麻栗坡、西畴两县最边远闭塞的乡村、合作社、产业基地,就脱贫攻坚工作展开精准调研。

  越沟壑、爬峭岭、下陡坡,汽车缓慢行驶在马街乡鑫瀚恒宸公司苗圃基地。看完含香樟、紫薇、樱花等满山30余种郁郁葱葱的苗木后,童志云顶着烈日仔细听取了马街乡党委书记和公司负责人张礼发的苗圃种植、营销和产业带动扶贫工作情况。

  “这里交通十分不便,临近死角,投资上千万在这里发展苗圃,有没有后悔?”童志云问。

图为童志云在马街乡黄家坪苗圃基地调研

  得知企业负责人张礼发就是马街本地人,早年就有回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想法,2016年,在马街乡党委政府引进下,张礼发正式回乡投资建设基地,并采取“党组织+公司+基地+贫困户”运作模式,目前帮助56户档卡户实现稳定脱贫。童志云说:“文山的脱贫工作已到了坚中之坚的关键时期,对这样有胆识、有胸怀立志回乡创业的企业,一定要多关心、多扶持。”

  “苗圃的品种搭配一定要科学、合理,有价值,经得起市场检验。在发展苗圃的同时,要多研究林下经济作物,长短结合,发展多重经济……”临上车时,童志云指着远处还未成林的苗木,主动为基地的发展支招。

  山路狭窄,曲曲弯弯。“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镶嵌在绿水青山间一排红砖小楼上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村寨之一。”刚下车,童志云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听取董浪村委会党委书记宋玉鼎介绍董浪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后,他歉意地说:“全州104个乡(镇),也只有这里还没来过。早就听说你们村人居环境工作做得好,今天终于见到了。”

图为童志云在董浪村调研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全家外出务工的怎么办?村内的垃圾怎么处理?有没有村规民约?”童志云想得周全、问得仔细。听说董浪村24户人家分作12个小组划片负责,外出务工的采取委托方式负责环境卫生,村内有垃圾焚烧池,立有村规民约,童志云说:“只要大家都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村里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生活习惯改变了、环境漂亮了,要注重抓好乡风文明,培养村民们良好生活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把赌博等违法乱纪的事严控管好,才是真正漂亮的文明村。”

  背丫口村是一个苗族聚集村。近年来,该村在退休老党员王秀祯等热心村内公益事业的乡贤带领下,村内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你是老党员、老干部,要继续发挥余热,多关心、鼓励村内的公益事业,多帮助、支持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王秀祯频频点头,认真听着童志云的嘱咐。

图为童志云看望勉励背丫口村退休老党员王秀祯

  “我现在一个月还有几千块的退休费,平时资助多的就是贫困学生。把下一代教育好,是我最大的心愿。”听说王秀祯这些年一直在资助贫困学生,带头搞家乡的公益事业,童志云甚是欣慰。他说:“退休的党员干部同样是脱贫攻坚战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力量。要发挥和动员好退休党员干部,关心他们的生活。通过他们把村民的生活习惯培养好,把村里的教育搞好,我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一代就比一代强。”

  在铁厂乡董渡村草果山绿龙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童志云带头钻进种满重楼的潮湿小棚,顺着硬滑的土阶艰难下行。“这里的土是外面拉来的吗?现在一亩重楼的价格是多少?主要销往哪里?”童志云小心冀冀地回头寻问合作社负责人冉厚碧基地的生产经营情况,生怕踩踏了一株正在开花的重楼。

  图为童志云在绿龙中药材基地调研重楼产业发展

  “重楼三年后一亩的价值大概在30多万元,但前期投入要8万左右。要带动贫困群众发展重楼,成本有点高。我们采取的是土地流转加务工的方式样,帮助建档立卡群众增加收入。先后与周边20个村小组租用荒山荒地5600亩,支付农户土地租金和经济林补偿1045万余元。”在合作社前的座谈会上,冉厚碧说话不绕弯子。他信心满满地告诉童志云,合作社已与云南白药集团成功签约,采取“农户+基地+合作社”运行模式,力争到2022年,药材基地要发展到1万亩,争取建成紫杉醇精提加工厂,将重楼发展到1000亩。

  “在石漠化地区,能发展这么大的药材基地,确实很了不起,下了一翻苦功夫。”童志云对冉厚碧发展不忘群众,立志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表示赞赏。他说,药材种植有严格的标准,一定要注重科技投入,提高种植技术,认真研究市场和销售风险。童志云希望,在合作社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不忘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的初心,发动贫困群众参与到合作社的专业合作中来,带领他们依靠产业发展摆脱贫困、稳定收入。

  新营盘村是由上海市投资150万元援建的新纲要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善,73户农户全部住上了安居房,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00元以上。

  沿着干净整洁的进村道路,童志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遍访工作落实没有?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度怎么样?”在新营盘村活动室,童志云边看扶贫工作展览边问。他反复叮咛随行的乡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要切实做好扶贫遍访工作,紧盯标准抓落实,咬定目标劲不松,深入村寨精准掌握基本情况。对存在问题要进行梳理,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作质量。

  西畴县蚌谷乡今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农业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6月13日中午,童志云冒着焦阳察看了位于兴街进出口贸易加工区的云南君源进出口商贸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冷藏、运输流程,又冒着倾盆大雨赶往位于蚌谷乡大寨乡的蔬菜基地实地调研。

图为童志云在蚌谷乡大寨蔬菜基地调研

  “结合蚌谷乡的实际,我们采取‘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档卡户’模式,引进云南君源公司在大寨村发展蔬菜种植1000余亩。下步计划在这里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2000亩。基地建设正常投产后,预计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劳务收入175万、村集体经济收益5万以上。”蚌谷乡党委书记刘泓介绍说。

  “一定要按照现代化高新农业的标准和发展模式、理念把基地建设好,把农户带动起来、发展起来。”童志云建议,要认真研判市场风险,在蔬菜品种、种植技术上下多下功夫,按区域、气候和土壤条件,分区域种植具有本地特色的高质量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稳定群众收入。

  雨过天晴,田野如洗。童志云离开大寨蔬菜种植基地时,远处的山梁划过一道彩虹。风雨之后显彩虹,恰如文山脱贫攻坚工作的最美印景。

  李永忠等参加调研。(记者 喻传宏)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