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西畴精神”创奇迹 “八有八强”促脱贫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30日 16:33:43  来源: 云南网-文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西畴精神”创奇迹 “八有八强”促脱贫

  一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石漠化的吞噬和生存困境的考验,西畴县委主动扛起责任,通过创新搭建“八有八强”平台,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使党建元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用实用透,实现党建扶贫新成效,助力脱贫攻坚。

  有头雁,强带动

  西畴县结合“领头雁”培养工程,多措并举,以“实干”为标准,秉承“有为有位”的理念,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各级干部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兵强将。

  2017年6月,西畴县在文山州率先出台《西畴县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办法(试行)》,对全县9个乡镇和14个行业扶贫部门科级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开展无任用考察,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提拔重用31人。坚持“一村一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健全村干部“岗位补贴+养老保险+考核+集体经济”奖补机制。同时,结合实施“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和村(社区)干部“双提升”行动,确保“头雁”走在前、带好头。

  有精神,强内力

  在脱贫攻坚战中,在县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各级党组织、党员、群众的广泛参与下,搭建“西畴精神”学习平台,突出“党性教育+西畴精神+脱贫攻坚+实用技术+N”多功能讲习。特别是在基层一线选树新时代“西畴精神”先进典型,组建“西畴精神”百人宣讲团,先后到上海虹口区、省纪委机关、昭通、曲靖等地进行巡回宣讲;各级干部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将“西畴精神”融入实际行动,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自强不息的奋斗品质、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勤劳实干的实践品质、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建好家园的豪情壮志”已成为“西畴精神”的深刻内涵。“西畴精神”不仅成为决战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成为富有实效的基层党建实践。

  有课堂,强素质

  教育引导是培养党员带动带富能力,提升群众意识、增强致富本领的重要方法。西畴县通过采取“1+9+N”模式,打造“村级有课堂、乡镇建基地、县级设中心”的多功能、综合性培训基地。

  “1”即县级建设一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训基地,创新“理论+实训”方式,以机关党务干部和党员、乡(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为主要对象,综合开展高质量示范培训;“9”即在全县9个乡(镇)全覆盖建立乡(镇)党校,整合校舍和村级活动场所两个资源,作为县级实训基地的延伸分点,注重挖掘乡(镇)党性教育、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文明等现场教学资源,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N”即开设“农家课堂”,以农业生产技术为培训内容,致富能人互帮互带,开展实用技能精准培训)模式,打造“村级有课堂、乡镇建基地、县级设中心”的多功能、综合性培训基地。截至目前,教育实训基地群共开展培训7期、600余人次。

  有平台,强就业

  近年来,西畴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找准生态扶贫结合点,探索实施护林员制度,聘请贫困群众当护林员,实现群众绿色增收,目前,全县聘请护林员1037人,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实施护林员制度,不仅绿了山水,还富了群众口袋。

  在西畴26万人中,每年均有8万人左右在务工。为了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就业质量,西畴县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县村(社区)组建72个就业协会,提高务工组织化程度。引进企业建成20多个就业扶贫车间,创建“送岗上门、就近就地就业”的扶贫新模式。

  同时,西畴县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核心,聚焦“合作发展、清理核算、收益分配”三个关键环节,建立产业就业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合作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收。2018年以来,全县投入财政资金4200万元,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减贫带贫全覆盖,成为减贫带贫机制的受益者,累计分红360余万元。

  有超市,强扶志

  为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西畴县通过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主观能动作用和驻村工作队的多方协调作用,整合资源设立“幸福超市”,采取以“劳动换取工分,以工分换取商品”的形式,实现扶贫与扶志并行。

  自2018年7月以来,全县共建“幸福超市”11个,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共有5580户档卡户通过劳动积分在“幸福超市”受益。

  有产业,强增收

  近年来,西畴县总结出了“六子登科”(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成功模式,让昔日的乱石旮旯变成了宜居的绿洲。同时,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大力发展烤烟、生猪养殖、甘蔗等传统产业,以“一只鸡、一山药、一园水果”为重点,加快推进火龙果、柑橘、猕猴桃、乌骨鸡、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72个村(社区)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万元以上全覆盖。通过发挥党组织作用,党员带头示范,目前走在西畴各地,党组织办事有钱了、党员说话有人听了,群众实打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有述职,强沟通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千言万语,不如群众一句赞扬语。基层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最高评判标准要用实绩来检验和衡量。

  西畴县推行基层干部向农村群众述职制度,通过既“晒”成绩、又“摆”问题、也“诉”艰辛向群众述职。通过述职,推动基层干部在一线作为、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经验在一线总结、形象在一线树立、情感在一线培养、成效在一线检验。以干部“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充分发挥好基层干部在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美丽中“稳定器”和“减压器”作用,聚力架起基层干部与农村群众的“连心桥”,深化了党群干群“鱼水情”。

  有治理,强和谐

  针对村级事务管理难题,西畴县坚持基层党组织引导,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重点把管山、管水、管路、管卫生、红白喜事规定等纳入村规民约,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一约四会”,并发挥三支力量(即社区警务力量,以党员为核心的农村群防群治力量,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调解员、老年协会等社会“五老”力量)引领作用,推动村规民约有效执行。

  同时,创新四诊疗法(即坐班门诊、进村出诊、集体会诊、上门复诊),推行五级联防(即群众—治安联防队—党支部—村民小组—村“两委”—派出所)的群防群治模式,推动自治、德治与法治有机融合,实现全县90%的村小组连续10年矛盾不出村,千村连续10年不发案,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西畴新现象”。(记者 盘得胜 张万顺)

责任编辑:张轩玮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