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山州用好巡察利剑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文山州在开展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中,靶向聚焦,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提振和整治基层“五气”,助力脱贫攻坚。
鼓足脱贫攻坚“士气”。围绕党组织落实部门帮扶、行业帮扶、对口帮扶责任和领导干部落实挂联帮扶责任情况开展巡察,重点监督检查贯彻执行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省委决策部署情况,及时发现和整治责任不实、落实不力,帮扶不用心、不真心,“走读式”“挂名式”帮扶,集中解决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在对村(社区)巡察中,共追责问责因扶贫出问题的干部121人。
整治村组干部“霸气”。通过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核实印证等方式,及时监督整治村组、社区干部在落实脱贫攻坚政策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不走群众路线,私自确定扶贫对象;优亲厚友,不按要求落实政策;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侵占集体资金、公共资源、国家财产和群众利益,利用个人和家族势力欺压百姓等问题,严厉惩治“村霸”“恶霸”“市霸”等恶势力。在对村(社区)巡察中,共处理、撤换、调整有问题村干部77人,批评教育和督促限期整改168人。
理顺各族群众“心气”。通过设点接访、入户走访、开通微信群等方式,广泛收集、登记和研判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边巡察、边解决。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能现场答复的现场答复,解疑释惑;不能立刻答复的,实行昼巡夜结,及时梳理归类、交办整改、立行立改;需要更长时间处理的,巡察结束后及时汇总反馈,督促整改,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在对村(社区)巡察中,共接待群众9571人次,走访农户43109人次,发现问题5626个。
净化社会不良“风气”。把乡村治理、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婚丧嫁娶等纳入巡察范畴,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群众建立完善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和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为主的民主监督管理制度109个。推动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改变农村陈规陋习、生活恶习。
增强群众脱贫“底气”。按照原则上不低于50%的比例走访被巡察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看问题、找差距,督促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和有关党组织补齐短板、整改提升、巩固落实,保证贫困村、贫困户高质量脱贫、高标准过检。同时,面对面向群众宣传、讲解扶贫政策和脱贫标准,开展思想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扶贫、脱贫氛围,引导群众摈弃“等靠要”“攀比闹”思想观念,激励贫困群众发扬“西畴精神”“老山精神”,自力更生、主动脱贫,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底气。(文山州委巡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