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云南省砚山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石漠化片区为一体,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教育卫生发展较为滞后,尤其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县级财政乏力、开放步伐与质量亟待加快等困难和问题日益凸现,亟须得到来自外部的智力、资金、技术等全方面的支援和帮助。
2018年 12月11日,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区代表机构副会长黄森林为组长的上海市静安区慈善组织考察团赴我县推进慈善项目,为维摩乡岔路口小学捐资230万元。
24年的悠悠岁月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在对口帮扶砚山携手攻坚克难的积极实践中得到了生动诠释。静安区对口帮扶砚山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6-2010年),1996年底沪滇对口帮扶协议签定后,1997年初正式开启了长达15年的以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对口帮扶之路,期间重点实施了“7+8”温饱示范村、小康示范村、白玉兰重点村、新纲要示范村、整村推进、贫困村组功能提升项目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惠及全县11个乡镇107个村委会40余万群众;第二个阶段(2011-2015年),这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之年,期间继续突出新农村建设、教育扶贫和卫生扶贫为帮扶重点,帮扶工作和资金投入保持了相对稳定;第三个阶段(2016-2020年),这是“十三五”规划实施阶段,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目标收官之年和全面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这一阶段对口帮扶工作聚焦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投入产业扶贫资金达6663万元,重点突出产业扶贫,创新推动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一村一品”、展会推介、消费扶贫、直播带货等工作模式,在增强砚山县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6月27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区邨伯专项基金向砚山岔路口小学捐赠60万元爱心帮扶资金。
三个阶段的帮扶工作既具有明显的延续性,也有不同阶段的帮扶重点。总体工作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的工作方针,聚焦与改善和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有序推进,第一、二阶段所重点实施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村级卫生室和希望小学项目为砚山县贫困村寨贫困群众安居工程、危房改造、改善村级医疗卫生条件以及推进城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均衡能力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十三五”时期尤其是三年集中脱贫攻坚,全面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教育和实现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砚山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起到了尤为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使砚山县域发展与发达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逐步扭转,2019年4月30日,砚山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文山州历史上第一批脱贫摘帽县之一。
2019年7月25日,上海市静安区区长于勇率党政代表团一行深入砚山县,实地开展扶贫协作考察。
24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静安区委、区政府以及静安区企业、社会各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切实发挥静安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综合优势,坚持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为目标,高位推动对口帮扶工作,立足砚山县情,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为砚山县高质量脱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帮扶工作。山海相依、守望相助,这份浓浓的山海情,以海的情怀,山的奋进,为携手千里之外的砚山人民脱贫摘帽逐梦新时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谱写了新时代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沪滇对口支援的“山海交响曲”,走出了一条实体项目助力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强化教育之基扶“智”强“志”提升“造血”功能和全方面促进发展“造血+输血”多措并举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路径,为砚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卓越贡献,跨越山海的庞大力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书写下了新时代“山海协作”的壮丽篇章,堪称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砚山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