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汤有仙老人的“绣花”鞋垫
7月5日清晨6时,73岁的汤有仙紧握着一个蓝色的布袋,早早地来到广南县珠琳镇羊街村委会,静静地坐在国旗台上。
这是她最近第三次来到村委会了。前两次,因为驻村工作队员下乡,所以今天特意起了个早。
“咦,国旗下怎么有位老人家?”羊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陆龙推开窗户,便一眼望见了坐在国旗台上的汤有仙。于是跑了下去,关心地询问:“汤奶奶,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陆同志,前两天我就来过几次了,说你们这久天天都要进村,怕你们又出去了。”汤有仙不紧不慢地说着,一只手颤巍巍地从蓝色手提袋里掏出一摞用塑料布包裹的绣花鞋垫:“我知道你们有纪律,这几双鞋垫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汤奶奶,不用了,真的不用了!”陆龙挽扶着汤有仙,小心冀冀地将鞋垫又塞进布袋去。
“留下吧,陆同志。你们为了我们这些村民,受的苦、操的心我可都记在心里。但奶奶年纪大了,能帮你们做的就是纳几双鞋垫,不值几个钱。”望着一脸认真、有些激动的汤有仙,陆龙的思绪也回到了几年前。
汤有仙是羊街行政村脚子龙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庄国海的母亲。因庄国海常年在外务工,平日里只有她带着12岁的孙女在家里生活。这些年,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补短板等政策帮扶下,让她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达到了脱贫出列的标准。每次见到工作队员,汤有仙总有说不完的感激。
“若不是党的政策好、你们帮扶好,我家还不知要苦到哪年月。”汤有仙再次掏出了绣花鞋垫,硬塞在陆龙手上:“这几年我儿子外出打工,你们帮我家改造房子,送孙女去学校,帮我交医保,每次水都不喝一口就走了。我在家坐着也是打瞌睡,这几双鞋垫你们一人一双做个纪念……”
“汤奶奶,这……”
“留着吧!你们忙,我先回去了。”
陆龙手握这份特殊的礼物,望着汤有仙老人渐渐离去的背影,忽然眼角湿润。他想,汤奶奶这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鞋垫,既是群众对驻村扶贫干部工作的认可,也是一种鞭策,更像是提醒着队员,扶贫工作要下足绣花功夫,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抓下去。(焦立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