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扶贫故事|杨进忍:做苗族服装有盼头!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6日 09:26:00  来源: 云南网-掌上文山

原标题:扶贫故事|杨进忍:做苗族服装有盼头!

杨进忍,原来是住在珠琳镇西基德村委会石洞门村,家里面有7口人。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苗族农村家庭,从不算贫困到非常贫困,再到成功脱贫,现在住上了县城里的楼房,成了城里人,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不用操心衣食住行,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屋漏偏逢连夜雨

从2010年到2015年,杨进忍当了5年的石洞门村小组干部,在当小组干部期间,为了村子的产业发展,他想来想去想到一条路,就是带头栽种中药材,如果成功了就带领群众一起栽一起管一起富。但是因为好多现实问题和经验不足,最后发展中药材产业失败了,欠了一大笔债。“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富裕的我,一家人生活也变得更加困难。直到2016年,我辞去小组干部的职务,和我老婆一起到广东省打工,不到一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老婆被查出肺结核病,被逼无奈,我们只好放弃在广东的工作”。杨进忍心情一下子落到了低谷。

困难的家庭从此雪上加霜,带着妻子回来医病,回到家后,村干部得知实际困难情况后,就如实上报了镇党委政府。经过党委政府调查核实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同研究后,2017年6月他家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档卡户后,享受了相关的政策扶持,父母享受了养老金,一家人都享受了低保、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娃娃读书享受教育扶持政策等等。

“打铁”还要自身硬

父母老了身体不好,加上妻子生病,娃娃要读书,家里面随时都需要用到钱来维持生活开支,于是杨进忍就开始在近处做临时工,帮人家卖苗族服装。后来生意不景气,没有继续再帮人卖衣服,不得不继续出来找工做。最后,通过挂钩帮扶人介绍,政府安排去参观、应聘,来到广南县国际鞋服城工作了1年。

2018年中,他还是想创业,早点摆脱贫困。就回老家开始制作苗族服装,一开始带着妻子做,自己拉出去卖,但是在老家西基德村,进出村子只有一条土路,里面的货品出不去,外面的产业进不来。自己做出的苗族服饰也没有什么销路,就在他快要再次顶不住创业的痛苦煎熬的时候,命运的转机出现了……

“苦”中熬出“甜”日子

石洞门村2018年被列为搬迁村,杨进忍也被划为易地扶贫搬迁户。2019年他家也搬到了圆梦社区搬迁安置点,住的是120平方米的房子,有4室两卫一厨一厅,房子很敞亮,居住空间也足够。“我感觉,搬出来不能只有住的地方,还要想长远点,老婆会做装饰,我们又是苗族,为什么不把做民族服饰当成一份事业呢?”杨进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就这样,一家人开始准备,没多久就在社区做起了服装生意。虽然刚起步卖得不多,等到当年八月份,就卖得好了,一套裙子三四天就能做好,也可以卖得好价钱。在县城里面住,信息和交通都四通八达,服装开始有点名气了,连周边乡镇的苗族同胞也会来跟我买。就这样,在2019年底实现了脱贫。“我和我老婆两个未来还有更大的目标:下一步要做大,让贫困的妇女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还能传承苗族服装制作手艺。我们还要把衣服要卖到外地去,让更多人喜欢苗族服饰”。杨进忍信心满满地说。

“现在,我觉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最后,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领导们能考虑在圆梦社区建一个民族文化服装市场,让更多不同民族的同胞,能充分展示自己民族服装和文化,同时也能促进民族团结。”杨进忍充满期盼地说。(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来)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