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文山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马文祥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战士”。 作为派驻到对口扶贫帮扶村老君山村委会的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按照“精准第一,实干第一,发展第一”要求,扑下身子常驻村里,埋头苦干精准帮扶,走村入户做工作,与村干部一起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使老君山村委会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驻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群众各种矛盾不断
文山市小街镇老君山村委会马鹿塘村位于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了保护好生态资源,早在多年前文山市就积极动员马鹿塘村整村搬迁。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村子至今未搬迁,发展很受限制,而生活在贫困线上的群众在生活中也是各种矛盾不断。
小街镇老君山村委会主任 雷作权
在这里路也不通,人们的思想还是有点复杂,不团结,等靠要的思想还是很严重。
小街镇马鹿塘村村民 杨建良
我们想发展什么养殖业,种植业,一草一木都不让我们动,叫我们怎么发展,怎么生活,怎么解决生活问题。
打开突破口 获得群众信任
作为派驻老君山村委会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的马文祥于2019年7月驻村后,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辖区内12个自然村的贫困面与马鹿塘村差不多,了解这一情况后,他整个人感觉被一股无形的压力裹着,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突破。原本打算先易后难逐个击破,可是仔细一算,距离脱贫目标时间太短,他只好从问题最多的马鹿塘村入手。进村的第一天,村民们看着这位年轻的队长,内心深处充满不信任,村民们也不搭理他。
通过走访,马文祥从个别村民口中得知,原来村民们最迫切愿望就是修建进村道路。但因为村庄地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相关规定不允许搞建设。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马文祥开始研究起政策,到镇上、跑市里,不到一个月时间,他找到了突破口。
文山市小街镇老君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马文祥
以防火通道的名义,由村民代表联名请市政府批准以后,来修这条路。虽然这条路只有简简单单的七公里,但是对于整个马鹿塘村的群众来讲,心中充满了希望。
群众盼了几十年的进村道路得到解决后,村民们也开始信任和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工作队长。
饮水难一直是马鹿塘村群众的一块心病,马文祥了解到,村子之前已安装了主水管,但没有接入每户村民的家中。为把水接到每家每户,他通过与群众协商,每户出200元,成功完成了入户水管的安装,医好了群众的心病。
小街镇马鹿塘村村民 朱辅华
我们这边距离水源有点远,吃水都是都是靠拉,到这段时间就要早上,晚上都去拉,现在政府接水管给我们,我们相当满意,衷心感谢党和政府。
文山市小街镇老君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马文祥
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我们都第一时间及时解决,比如说饮水安全问题,信号覆盖问题,还有子女读书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了激发,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
靠山吃山 群众找到致富路
随着各种问题一步一步得到解决,群众不仅更加信任马文祥、支持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而且思想观念也发生转变。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有的主动外出务工,有的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结合老君山特殊资源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全村有20多户村民加入养蜂队伍,村民杨建良从去年开始养蜂,到目前已有20多箱。
小街镇马鹿塘村村民 杨建良
现在家里面养蜂子还是可以的,像我们去年的收入大概有一万多元,今年可能也有一万多元。
通过驻村工作队和群众的努力,马鹿塘村今年实现整村脱贫。但由于村子地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很多发展受限。马文祥说,下一步将会争取结合乡村振兴,也结合村子的特殊性,为全村找到可持续增收的路子。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在驻村扶贫期间,马文祥采用马鹿塘村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与镇村干部群策群力,在辖区12个自然村找出解决脱贫的“着力点”,让扶贫工作得到快速推进。目前全村以产业发展、稳定就业、减贫带贫、社会兜底等方式,保障群众人均纯收入超4000元以上。
2019年,全村通过发展烤烟、生姜、辣椒、万寿菊、养殖生猪、肉牛等,经济收入达3800余万元,152户从中实现经济增收。另外,全村的7个合作社还与1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经统计,2019年全村建档立卡户人均年收入9710元,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文山市小街镇老君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马文祥
群众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变为现在的嘘寒问暖,心向政府,从刚开始的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这一系列的变化,我做脱贫攻坚工作,青春无悔。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