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是全球最大的三七生产基地,世界98%的优质三七都出产于文山。自2016年上海市静安区调整对口帮扶文山市以来,静安区通过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激励就业、产销对接等等的一系列措施,帮助当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既提高了三七品质,让文山三七走进了上海市场,同时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形成更加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技术指导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7月正是三七的管理的关键时节,在马塘镇三七种植户饶志琼家的三七园内,她和几名工人正在忙着除草。她介绍说,早在20多年前她家就开始种植三七,因为没有技术管理,三七产量非常低,加之价格起起伏伏,一家人的生活只能勉强维持。
2016年,上海援滇干部到文山市以后,通过现场调研、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以及帮助联系制药厂等措施,帮助她家解决了三七销售的后顾之忧。2018年,她家在马塘镇建起了3层小洋楼,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她家种植的12亩三七,预计可采收获3万多斤,市场价值达到76万元。
马塘镇三七种植户 饶志琼
现在我们的三七产量和品质都高了,也卖得出去了,卖到110—120一斤,全靠上海的干部来指导我们,才卖到这点钱。
带动万户群众就业
记者还了解到,上海市静安区通过现场调研、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等形式,不仅提高了三七品质,也带动了很多贫困户参与到三七种植及管理过程中,解决了农户的就业问题。
文山市委常委 副市长 姚磊
大概带动了差不多10000户左右的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帮助他们一个是解决就业的问题,就业和收入比原来有很显著的提高,大概提高了30%-40%左右。
三七产品进入上海市场
云南刘源生三七药业是一家集中化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董事长陈霞介绍,公司始终秉承“以质量谋生存,以开拓谋发展”的产销一体化的理念,通过建立中药材示范基地与合作社签订收购订单等形式,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在此之前,想要把产品打入到上海市场,却一直是不敢想的事,我们在上海的销售是空白的,我们销售可以说是很难进入上海市场。”陈霞感叹。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援滇干部一方面积极引入三七深加工企业,指导当地的种植和加工,完善三七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打通销售渠道,让文山三七与上海的需求对接,2019年,文山三七在上海的销售就达到了120吨。
陈霞还介绍说,由于得到上海援滇干部的技术服务以及技术指导,改良过的产品在上海市场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到目前为止,公司在上海市场的销售额已达60万元。如今,公司还通过与档卡户签订订单种植的方式,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增加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云南刘源生三七药业董事长 陈霞
我们就把这些在上海销售赚回来的钱跟我们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户做订单种植,种植出来以后,市场价格高,我们就高,市场价格低我们也要给他们以前定的价格收购,主要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增收致富。
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已形成
近年来,由于生产方式跟不上市场发展,三七的收购价格一降再降,销售也大大受限。上海干部到了文山之后,积极与上海市场对接,通过1+X及双线九进的扶贫模式,把云南的三七运过去在静安区的展示展销中心进行展销。同时也积极组织推介活动,把文山优质三七,好的产品能够销到上海市场。特别是今年,在疫情影响下,上海援滇干部更是通过线上、线下和双线九进以及带货直播等形式,积极为三七找销路、打市场,尽管受疫情影响,三七的销量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略有上升。
文山市委常委 副市长 姚磊
作为上海干部,结合时下最新的传播的带货的模式,我跟我的同事一起想办法,通过直播的形式和各种线上的平台,亲自去带货,跟我们的农户一起,把我们这个三七传递到我们上海的家庭当中,也让更多的家庭能够了解我们文山三七的高品质。
据了解,上海静安区在与云南文山州对口帮扶中,依托区对口支援地区农特产品展示体验中心,通过线上订购、线下推广等方式,让文山的特色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上海市场。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在文山采购扶贫农产品金额达到15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产地到餐桌”最快速、最直接地联通,形成更加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何龙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