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州打造“社工+基层儿童”保护模式
2020年以来,州民政局围绕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聚焦源头预防和治理,大力整合资源,实施“文山州村委会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示范”项目,共培育、孵化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7个,打造了“社工+基层儿童”保护模式。
社工+社会组织+社区,构建“三社联动”儿童保护网。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是我州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终极目标。全州10个项目点均由社会组织承接,每个点派驻两名社工开展工作,努力构建政策友好、环境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的儿童友好型社区。
社工+高校+外部专业力量,助力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专业能力提升。我州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来,持续得到国际救助儿童会、上海浦东社会工作协会、云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等支持。2020年项目开展以来,组织“政、社、学”相关专业人员,对规划实施、活动开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定期督导。2020年,我州进行团体督导8次、财务督导4次、业务培训26次,进一步提升了儿童保护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社工+儿童主任+志愿者,打造社区儿童精准服务队伍。该项目直接受益目标人群为村委会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项目承接机构充分发挥职业优势,积极发现、培育社区骨干成为未成年人保护志愿者,通过社区日常服务+寒暑期“沐童计划”,提升对社区困境儿童的精准服务水平。2020年,全州10个站点累计服务儿童1.33万人次、开展活动200场次,建立儿童档案2284份,走访1092户,个案服务8人,组建儿童保护志愿服务队23支。(州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