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 德”兼备的广南女校长
人才是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
文山发展的制约在人才,希望也在人才
为了推动全州人才工作
文山州首届“兴文人才奖”开启
根据《文山州“兴文人才”推选实施办法(试行)》,经资格审查、分类评审、联合评审、实地考察和复审等程序,评选产生了100名文山州首届“兴文人才奖”拟表彰人员。为了展示他们的风采,“视听文山”陆续推出文山州首届“兴文人才奖”获得者的个人事迹。今天来认识文山州首届“兴文人才奖”获得者张文丽。
数年如一日,把敬业体现在对留守学生的关爱上。留守,源于自然条件恶劣。留守,源于地方经济落后。留守,源于家庭贫困。面对学校里的大批留守儿童,年轻的张文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让贫困孩子能读书、能上学,她竭尽所能,坚持从自己每个月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占一部分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让山区的孩子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走出大山开始新的求知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工作至今,她已从单纯而微薄的工资中掏出近5万元资助学生。一次善举就是对孩子一次心灵的触动。她经常对学生说:“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一定要争气,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这句极为朴实的话感动了不少学生,同时也成就了很多学生。一个高中学生在毕业留言中向她写道:“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但叫你‘妈妈’,你太年轻,我叫你孃孃吧!”对此,她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作为教师,我能得到学生如此深厚的爱,一生何求呢?”
风风火火,把敬业落实在提升教学质量上。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象征、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就任广南县莲城镇中学校长以来,她团结带领校班子一行,定目标、建制度,强管理、善激励,以骨干教师交流座谈,找办法、寻突破,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科研模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让全体老师轻装上任,全面激发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业干劲。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9人突破1000分大关,高分率高居同级同类学校之首;900分以上64人,15人被文山州一中录取,209人被广一中录取。2016年,教学质量再得全面提升,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仅次于广一中四个特快班。2017年,以183人录取县内重点高中的成绩遥居同级同类学校之首,七年级全科总评全县第一,八年级全科总评全县第二。2018、2019连续两年中考居全县首位,尤其是2019年,80人突破500分大关,占全县500分以上总人数的34%,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告诉赞誉。2020年,三个年级全科总评一流双双跃居全县第一,再一次刷新历史。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与认可,树立了莲城中学的品牌。
风雨兼程,全身心投入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原来的莲镇中学进校道路狭窄,校园面积狭小、无运动场、宿舍楼没地方盖……,一系列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检国检的问题一直是她的心病。为了全面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唯有征地扩建一条路。为此,她天天到县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先后提交请示、报告材料200余份;反复到百姓家中做工作、求支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7月,学校进校道路扩建征地工作全部完成,为学校征得土地9.68亩,并为学校节省征地报建费200万多元,莲城中学历史以来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全体师生及周边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2015年9月,为使文山州薄改项目(一幢男生楼、一幢女生楼、三幢厕所及一幢浴室)和运动场建设项目真正落地莲城中学,张文丽校长再次踏上“征地”之路,做通涉及农户100户思想工作、迁出坟墓500多冢,在学校周边征得土地86亩,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两个项目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莲城中学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焕然一新,学校占地由原来的25亩扩展到现在的110亩,学校生均占地、生均校舍、生均绿化等几项指标均达到省颁标准,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她也被县内同行亲切地称之为“征地校长”。
热血青春,敬业精神铸就超凡事业。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平凡的岗位能成就超凡的人生。张文丽,一个普普通通女教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就是一个“爱”字和一个“德”字,因为她无尚的爱、因为她崇高的职业道德及师德素养注定为全州基层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5年8月,她被授予“第三届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被广南县委县政府评为“敬业典范”。2017年被评为“文山州先进教育工作者”。2018年被评为文山州“七乡名优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