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富宁多举措抓好医疗救助工作截至目前,共发放救助资金1479.09万元,惠及困难群众3.68万人(次)
为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近年来,富宁县积极采取措施,扎实抓好医疗救助工作,有效发挥了医疗救助政策的救急救难作用。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该县充分利用政务网、微信、QQ工作群、公示栏等平台加强对医疗救助政策文件的解读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加强对乡(镇)医保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效率。部门联动,精准识别救助对象。严格落实《富宁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对象、低保对象等“十一类”参保群众为医疗救助对象。建立认定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在医保、卫健、民政等部门间实行信息交换制度,认定对象属性发生变更的,定期反馈到医疗救助保障管理经办部门,对认定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精准识别。
优化方案,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医疗救助补助到90%;对特困供养人员按剩余部分100%给予救助,不设起付线,年度累计最高封顶线为6万元;对低保对象、重性精神病患者等困难群众,按剩余部分(不含全自费)70%给予救助,设起付线4000元,最高救助金额2万元/人/年;对儿童白血病等22种重特大疾病按州医疗保障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规定执行。整合资金,增强医疗救助实效。筹集和建立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打通服务办理渠道。对符合条件的参保患者实行“一站式”和“非一站式”救助程序。对在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医院全额垫付,事后县医保中心进行审核拨付。在其他医疗机构就诊的,由患者自行垫付,然后再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公示后,报县医保局审批救助。
自医疗救助职能划转至医保部门以来,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5502.55万元,发放救助资金1479.09万元,惠及困难群众3.68万人(次)。(赵仁琼 卢爱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