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药种植已成为了文山市红甸、德厚等部分乡镇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时下正值春耕备耕的最佳时节,村民们开始着手栽种山药,广袤的田野里,一幅幅乡村劳作图美不胜收。
农户田间种植山药忙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近日,在文山市红甸乡小红甸村记者看到,村民们有的忙着播种山药,有的忙着翻犁地块,现场一派劳作的繁忙景象。
村民何存及家人正忙着用开沟机进行开沟,为种植山药做准备,何存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植了5亩山药,由于栽种和管理得当,大部分山药健壮肥硕,卖相较好,还没上市就被客商提前预定,根本不愁销售。今年,他还准备再栽6亩山药增加家庭收入。“一亩地4000元左右的成本,如果栽得好的话,毛收入就在8000元左右,划得来栽。”何存说。
山药效益受农户青睐
小红甸村村民田茂丽和两个帮手正忙着给刚种下的山药盖土,田茂丽说,前段时间由于忙着配合政府进行“地改田”项目,她家今年种植山药的时间比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左右,这几天乘着天气回暖,她便抢抓晴好天气,打算种植30亩山药。“昨天开始栽的,现在栽了有两亩,去年山药是1.7—1.8元/斤,亩产到6000斤这个范围,我觉得栽山药的这个产量还是可以的。”田茂丽说。田茂丽种植山药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20亩以上,相比于种植其它农作物,她更看好山药的经济效益。
种植优良品种保增收
近年来,文山市始终把山药种植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文山红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带动,已逐渐形成山药产、供、销为一体的规模化产业链。据文山红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自然介绍,今年由于政府实行“地改田”政策,红甸乡种植山药的可以用土地减少,合作社也将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市场价值更高的优良品种,确保农户收益不减。
“今年的山药种植面积大概会在两万亩左右,由于灵芝山药在营销市场、包括消费者的口碑也要比秤砣山药的好一些,所以我们还是引导农户先种植灵芝山药,增加种植户的收入。”马自然说。(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