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紧绕文山市“十四五”规划“生态育市”发展战略和“四带”发展格局要求,布局“绿”字文章,以秉烈乡三板桥村为试点,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板栗产业。目前,文山市新植板栗600余亩,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技术指导增强种植信心
近日,记者在秉烈乡三板桥村村民李丙学家的板栗地里看到,李丙学及家人正忙着给刚种下不久的板栗原生苗盖膜和浇水,前些年李丙学曾尝试着种植辣椒和生姜,但由于价格波动,效益都不是特别好。今年听到政府帮扶种植板栗,他冒着头年栽种经验不足的风险,积极响应种植。“1月份刚开始栽,现在已经栽了30亩,栗树预计3年挂果,6年进入丰产期。”李丙学说。
“浇一次水就是60斤到80斤这个范围,浇了以后你们把薄膜盖好保潮,开春它就容易成活。”这几天,正值板栗管护的黄金时节,市、乡农技人员经常来到现场,指导他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有了农技人员的悉心指导,李丙学的板栗种植信心增强不少。
实地考察坚定发展决心
2020年8月,秉烈乡组织具有板栗种植意愿的村民到玉溪市易门县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板栗的种植和发展前景,发展板栗产业。三板桥村村民李家相便是其中之一,据他介绍,易门县的板栗属改良品种,产量及售价均优于本地板栗,加上秉烈乡的土质、气候及降雨等条件又与易门县十分相似,非常适合板栗生长。
“易门县板栗的优势是比本地板栗每斤高2元左右,产量几乎高出一半,我们一行20多人参观回来后种植积极性相当高。我们准备在6月份,成立一个合作社,与农户准备签订保底价是6元/公斤,市场的行情好了,我们还会再加价,确保板栗种得出来销得出去。”李家相说。通过实地考察后,李家相坚定了发展板栗产业的决心,不仅自己种植了20余亩,他还想和朋友一起成立合作社,通过保底价收购的方式,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发展板栗产业。
板栗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去年以来,文山市秉烈乡整合资金62.4万元,用于帮助三板桥村的板栗种植户平整土地、打塘和引进苗木。此外,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们提供种植、盖膜、嫁接、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确保板栗产能见效。目前,文山市共新植600余亩板栗,先后带动4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下一步,文山市还将持续扩大板栗种植规模,通过成立合作社和依托电商渠道等方式,不断完善销售体系,力促树上增产、树下增收,产业循环、生态富民,既绿荒山,又富百姓,用“一颗”板栗连通乡村振兴之路。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