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种下绿色希望,文山市600亩板栗下地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1日 16:06:00  来源: 云南网

  文山市紧绕文山市“十四五”规划“生态育市”发展战略和“四带”发展格局要求,布局“绿”字文章,以秉烈乡三板桥村为试点,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板栗产业。目前,文山市新植板栗600余亩,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技术指导增强种植信心

  近日,记者在秉烈乡三板桥村村民李丙学家的板栗地里看到,李丙学及家人正忙着给刚种下不久的板栗原生苗盖膜和浇水,前些年李丙学曾尝试着种植辣椒和生姜,但由于价格波动,效益都不是特别好。今年听到政府帮扶种植板栗,他冒着头年栽种经验不足的风险,积极响应种植。“1月份刚开始栽,现在已经栽了30亩,栗树预计3年挂果,6年进入丰产期。”李丙学说。

  “浇一次水就是60斤到80斤这个范围,浇了以后你们把薄膜盖好保潮,开春它就容易成活。”这几天,正值板栗管护的黄金时节,市、乡农技人员经常来到现场,指导他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有了农技人员的悉心指导,李丙学的板栗种植信心增强不少。

  实地考察坚定发展决心

  2020年8月,秉烈乡组织具有板栗种植意愿的村民到玉溪市易门县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板栗的种植和发展前景,发展板栗产业。三板桥村村民李家相便是其中之一,据他介绍,易门县的板栗属改良品种,产量及售价均优于本地板栗,加上秉烈乡的土质、气候及降雨等条件又与易门县十分相似,非常适合板栗生长。

  “易门县板栗的优势是比本地板栗每斤高2元左右,产量几乎高出一半,我们一行20多人参观回来后种植积极性相当高。我们准备在6月份,成立一个合作社,与农户准备签订保底价是6元/公斤,市场的行情好了,我们还会再加价,确保板栗种得出来销得出去。”李家相说。通过实地考察后,李家相坚定了发展板栗产业的决心,不仅自己种植了20余亩,他还想和朋友一起成立合作社,通过保底价收购的方式,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发展板栗产业。

  板栗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去年以来,文山市秉烈乡整合资金62.4万元,用于帮助三板桥村的板栗种植户平整土地、打塘和引进苗木。此外,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们提供种植、盖膜、嫁接、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确保板栗产能见效。目前,文山市共新植600余亩板栗,先后带动4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下一步,文山市还将持续扩大板栗种植规模,通过成立合作社和依托电商渠道等方式,不断完善销售体系,力促树上增产、树下增收,产业循环、生态富民,既绿荒山,又富百姓,用“一颗”板栗连通乡村振兴之路。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