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关县“六全力”紧抓河库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走在前列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以“河库”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生态质量持续向好,响水河、南北河和小白河等出境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日常重点监测河(库)、水源达标率均达100%。
全力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在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以及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上积极传达上级生态文明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谋划和推进,正确应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不断深化改革,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筑牢马关生态安全屏障。
全力强化组织领导建设
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河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河库保护治理、联合执法和督查及调度机制。制定印发《马关县以河库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形成责任分工明确、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将“河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全县水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一并规划编制,把国土增绿(护绿)、国土净化和土壤及固体废物防治、城乡“一水两污”建设等纳入全县重点项目全盘考虑。
全力落实河(湖)长制
先后印发了《马关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县级会议制度等七项制度和县级联合执法办法等三项办法》《2021年马关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马关县2021年美丽河湖建设任务分解方案》《马关县河湖“清四乱”大排查大督查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马关县河(湖)长制工作督察方案》等相关文件,县乡设立河长制办公室,明确县级河(湖)长16名、乡级河(湖)长80名、村级河(湖)长98名,巡河次数和巡河效果明显,“清河行动”和“清四乱”工作形成常态,管河治河护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力攻坚河(库)生态防治
对河库损毁堤岸建设和修复项目及时组织申报,完成南山河上游河堤工程项目建设和小麻栗坡水库、塘房水库维修养护项目申报,谋划打造响水河河道两侧10公里和河边水库6公里绿道、花带项目。河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巡查,严控违法违规侵占水域岸线的行为,提高群众河岸保护意识,有效防止农村河湖被侵占、破坏。
全力开展面源污染治理
成立以乡镇或村级河长管理段作为排查单元的现场排查小组,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对全县8条主要河流(即响水河、那么果河、盘龙河、咪湖河、南北河、响水河、大梁子河、桥头大河)及其支流全面开展排污口调查摸底,根据排污口类型实行分类登记、分类管理、分类整治;推动一批整治项目落地,实施水库核心区环库截污、入库河道湿地恢复和重点河库区域生态修复等工程,建成大丫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大丫口水库污染防治项目、南北河流域大水河段历史遗留采矿弃渣治理示范项目和“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进生态绿色养殖,第三季度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6%,比州级下达计划指标利用率76%高出17.6个百分点。
全力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完成全县11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3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完成大丫口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整方案和马洒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划定方案编制上报省政府审批;组织完成水源地规范化检查2次,全县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均稳定达标。(陈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