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广南县牡露侬人谷留住您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7日 20:31:40  来源: 云南网-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民族团结+”,广南牡露侬人谷留住您的乡愁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董堡乡牡露村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以“一体两翼两个一七个村”为发展思路,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善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链,积极探索出民族团结进步助力美丽乡村旅游新路子,向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迈进。

  董堡乡牡露村依山傍水,始建于唐朝末年,为纯壮族集聚村落,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交趾即越南的古道,自古就有交趾古道之说,是壮族“娅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西洋江贯村而过,江边古树葱茏,瀑布点缀,民风民俗古朴浓郁,稻耕文化源远流长。但是牡露村的群众却守着好山好水,靠山吃不着山,靠水却吃不着水。

  董堡乡牡露村党支部书记何金山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在牡露生活,守着好山好水不会利用。”

  2019年5月,拼品旅游有限公司投资5400万元,把景区内道路改宽2米多,扩大活动广场500平方米,新建码头、立沿江栈道,增设了2艘船舶、5台观光车,修建368米七彩9D玻璃栈道、玻璃滑道等,将景区建成为看得见青山,摸得着绿水,体验得到民族风情的民族团结好景区。

  拼品旅游有限公司侬人谷景区副总经理江聪说:“公司现在采取的方式是‘合作社+农户+景区’这种模式,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入股,可以带动他们第一次就业,第二次就业就是公司聘请他们来务工,职位有多种多样的,有开船的,还有做后勤的,后勤他们每个月的工资也有每月三千多元钱,开船的加了提成的话可以拿到每月六千多的工资。”

  随着景区开放运营,带动当地民宿、餐饮、零售商铺等服务产业及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产业发展,开办稻作体验区,让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全村增加经济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今牡露村实现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

  董堡乡牡露村村民何宽存说:“以前我在其他学校当保安,拼品旅游公司在这里开发,我就转到这边做后勤管理,工资还是可以的,现在在这里每个月3000多元,我很高兴,公司对我很关心。”

  董堡乡牡露村村民袁正英说道:“以前我们是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开发得好,给我们开了个农家乐,不用到处去奔波,家里有小有老,老人年纪也大,外面也去不了,现在就在家门口,能照顾家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来,牡露村还以“文化引领”工程为抓手,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大力开展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在侬人谷景区建立壮族稻作文化传习馆“侬人馆”1个,每年定期开展“伦娅歪”系列民俗活动,充分展现民族特色文化,开辟了民族文化展示阵地,用手工、艺术品、书画等不同形式展示民族文化,有效地推动了民族文化发展,实现了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双推进”。

  拼品旅游有限公司侬人谷景区副总经理江聪说:“我们采用‘三个+’的方式,第一个是‘民族团结+阵地建设’,我们的阵地建设包含了建设我们的稻作文化,稻作文化传习馆,还有一个文化长廊,还有一个百米步街,就是通过这种建设阵地带动景区的收益;第二个是‘民族团结+长远发展’,通过群众+公司,鼓励他们开民宿、餐饮,通过这种形式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再一个就是‘民族团结+文化传承’,我们通过举办 ‘弄娅歪’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娅歪’文化进行传承,以便外来的游客能了解到我们的‘娅歪’文化。”

  如今,牡露村侬人谷已成为村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20公里峡谷,仿佛一条玉带镶嵌在峡谷之间,两岸青山如黛,犹如暮色中一幅流动的水墨画。2016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传统壮族村寨。2018年3月侬人谷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今后,牡露村还将基础向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农村建设目标迈进,致力于将牡露侬人谷打造成“养生药谷、祈福圣地、婚庆之村”,形成集山、水、林、田、畜为一体综合型休闲度假特色民族村寨。(许文娟 卢吉艳)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