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山州政协及其常委会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大经济”和系列三年行动,以“五心政协”建设为抓手,守正创新、奋发有为,全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政协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为助力文山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过去一年,文山州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全力打造“五心引航·同心向党”党建品牌,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建立了履职党委、机关党委“双线”运行机制,走出“支部建在专委上、党小组设在界别里、委员聚在党旗下”的新路径,务实推进政协党建“两个全覆盖”,形成州、县(市)一体推进的政协党建工作新格局。
以“文商量·建诤言”协商品牌赋能促发展。文山州政协围绕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全体会议协商,形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等200余条对策建议;围绕美丽集镇建设、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常委会专题议政性协商,形成10个方面30条建议;围绕乡村振兴、康养旅游、林下三七等小切口开展10次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形成专题报告15个,协商建议得到州委领导批示18件。推动协商成果转化,党委系统办理反馈事项28项,政府系统办理反馈事项532项,促进一批工作落地落实。
聚焦农民增收三年行动、农村公路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开展广泛深入的协商式监督,监督建议被采纳到落实系列三年行动任务清单中。联合民盟、民建围绕盘龙河上游生态保护工程、巩固拓展普者黑水体保护成果等开展视察监督,助力“一河一湖”生态环境向美向好。围绕制约文山高质量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瓶颈问题提出意见建议253条,形成23件重点提案,助力文蒙铁路、铝产业链、以“一中”为龙头教育改革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重要工作有效开展。
以“双走进·双提升”服务品牌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2024年以来,文山州政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八条措施打造院坝协商升级版,开展院坝协商107场次,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5个,涌现出“点亮一盏暖心灯·照亮村民前行路”和“顺应时代新要求·孝顺不是多杀牛”等一批典型案例。创新“一清单、三见面、全闭环”提案工作模式,对立案的318件提案实现全流程清单化管理。350万元提案专项经费用于33件民生提案办理,撬动1719万元民生项目落地落实。
以政协开放日、委员小组活动、“千名委员进百村入千户”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共青团、医药卫生等6个界别开展送医、送科技、送法律等“六送下乡”活动,州、县(市)政协委员为平远片区捐资捐物85.3万元,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聚焦创文创卫、绿美建设、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协调投入170万元资金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履行乡村振兴挂联帮扶责任,投入68万元支持富宁县里达镇达孟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州政协系统18名领导干部支持“一老一小”专班化运作,277名干部职工挂联644名困境儿童,帮助解决物资15万元。374名州政协委员联系1100多名界别群众,依托125个委员工作室深入开展为民服务,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以“书香政协·品读文山”文化品牌为依托,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持续深化团结合作增进共识,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平台更好发挥作用,各党派团体参加专题协商、民主评议监督等履职活动17次,常委会发言、界别协商发言43人次,提交提案59件、社情民意信息46条。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主席会议成员走访挂联民营企业25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43个。扎实推进第一批56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建设,围绕民族团结打造“悬壶慈悲心·石榴红天下”等15个精品委员工作室。
云南网记者 王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