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是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质量稳定。
文山三七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中国道地药材。文山三七的道地性有哪些特点?文山三七研究院栽培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勇讲述了文山与三七的那些事。
文山是三七的原生地、原产地。文山地质形成于6500万年前,是人参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被称为“中国三七之乡”。文山三七已被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纳入中国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文山是三七的人工栽培起源地。文山是中国最早实现三七人工栽培的地区,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人工栽培历史200年以上,初步考证上溯历史400年以上,文山三七种植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文山有最适宜三七生长的环境。文山具有海拔相对高、纬度相对低、降雨相对多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加之土壤中钾和钙含量相对高,与三七核心成分——总皂苷积累有着密切关系,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文山三七)优势区。
文山有浓厚的三七历史人文。在长期种植、使用三七的过程中,文山各民族流传下诸多动人的三七传说和民间故事,积淀出深厚的三七历史人文,汉族、壮族、苗族都有与三七相关的民间故事。
文山有最完备的品质保障体系。种植上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种植技术标准,加工上建成了标准化的初加工生产线,流通上建成了一系列三七质量检测机构,科研上成立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学院三七医药学院,制定实施了覆盖三七全产业链,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到地方标准的质量标准体系,政策上制定了全国首个单一中药材品种地方条例——《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三七发展条例》,行业管理上成立文山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抓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专业的从种植到加工的三七产业工人,形成了集法律保障、行业管理、科技研发、专业队伍为一体的文山三七全产业链生产保障体系。
云南网记者 张文峰 王世涵 通讯员 刘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