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文山州瞄定千亿目标,擦亮“南国神草”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7日 14:53:14  来源: 云南网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最适宜三七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最道地的三七品种、全国最大的三七交易中心、全国唯一的三七研究院、全国最大的三七趁鲜产地加工中心……从源头开始,文山三七向品质化、高端化、产业化迈进。

七农采摘三七籽。熊平祥 摄

  近年来,文山州认真落实云南省产业强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围绕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发展定位,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三七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把三七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2024年,文山州中药材在地面积245.24万亩,居全省第一位,全年实现综合总产值413.17亿元、同比增长17.54%,三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越走越远、越闯越广。

文山三七产业园航拍。张文峰 摄

  智慧种植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把握品质大动脉

  文山州努力从良种、标准化种植技术等种植源头上突破,采取“政府+科研机构+种子种苗企业”等合作模式,组建文山三七研究院,成功选育出13个三七新品种。出台《文山州进一步规范保障三七种植用地的意见(试行)》,有序有计划统筹种植布局,突破了文山三七近400年来常规种植、无序种植、无指导性种植模式转变的第一步。积极开展三七种植连作障碍等技术攻关,老地复种技术攻关和林下种植取得重大突破。2024年文山州处理复种三七面积15200亩,每亩增产15%至30%;发展林下三七4000亩,新增种植面积全省第一。

  规范科学化种植,全州建成6个三七GAP基地共1451亩,成为云南省首批中药材GAP基地。文山州三七中医药发展中心联合29家单位共同签约,计划共同推动在文山发展1万亩以上三七GAP种植基地。

文山林下三七种植基地

  镜头:

  在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数智化指挥中心,数字大屏实时显示三七种植基地土壤湿度、棚内温度、生长情况等数据。数字化平台的另一端——文山市平坝镇二道箐村的云南七丹药业三七GAP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唐华磊正通过手机显示的实时数据调控大棚温湿度。“根据物联网收集到的采光、温度、湿度情况,我们可以实时调节最适宜三七生长的环境,在数据驱动下种植,产量更高、品质更好。”唐华磊说。

文山市平坝镇二道箐村的云南七丹药业三七GAP种植基地。王世涵 摄

  从种苗到选地、种植、生产全过程,新技术、新思维正改变着传统三七的种植业态,为三七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精深加工

  从“原字号”向价值链高端攀登,擦亮金字招牌

  文山州以科技赋能产业跃迁,三七产业持续向深突破。2024年,文山三七产业实现综合总产值206.25亿元,比2023年的178.95亿元增加27.3亿元,同比增长15.26%。

  围绕强链延链补链,文山州引进华润三九、漳州片仔癀、云南白药集团等药企巨头,建成全国唯一以中药材命名的产业园区——文山三七产业园区,构建了集三七清洗、加工、交易、产品研发、质量检测认证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研发推出冻干三七、三七日化、三七润饮等新产品。2024年,园区实现加工产值69.91亿元。

三七产品

  镜头:

  在文山高新区三七产业园,50余家加工企业拉满弓、发足力,一车车新鲜三七原料在这里实现从农产品到工业品的华丽转身。

  走进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的七花·豹七共享平台,鼓泡清洗、超声消杀、特制浸泡、修剪、分级、切片、烘焙等流程全程自动化控制,每日可处理30吨三七,还能高质高效去除农残与重金属。

  另一侧的气血康口服液生产车间,以鲜三七为原料的药液经过配制、灌装、灭菌、灯检、贴签、机器人封装等工序,产业价值被迅速释放。“去年,以三七为原料之一的气血康口服液产销量突破一亿支,通过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极大提升了三七这一传统药材资源的附加值。”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剑说。

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趁鲜加工车间

  高效流通

  从“马路市场”到规范交易,平台赋能带动供需两旺

  在云南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90%以上的三七原料通过这里上市交易流向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供应全国1209家以三七为原料的药品加工企业,三七市场交易量近4万吨,交易额114.88亿元。

  线下交易火热,云端活力涌动。2024年11月,数智云药(文山)交易中心建成启用,从种植端的土地寻源、良种认定、技术指导,到加工端的产品代工、仓储、检测,再到流通端的交易、物流、金融服务,以及商务端的多元化服务,着力构建全方位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推动实现中药材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可追溯,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交易的效率和公信力,精准服务三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三七红籽交易现场

  镜头:

  “在平台上,我们的价格公开透明,收购商可以有更多选择,千里买卖一线牵,省去不少麻烦事儿。”去年11月,云南白药数智云药中药材产业平台上线,三七种植大户杨洪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注册成为平台用户。不久前,杨洪云在平台上线了10吨三七,2分钟后,第一个买家从平台下单,买卖双方不用见面,交易就能完成。

  通过数智云药交易小程序,种植户足不出户实现不愁卖、价更优、可持续的种植收益闭环,采购商“一站式”集采,灵活交易。截至目前,数智云药平台用户已达1600余人,交易金额1.2亿元。

  云南网记者 张文峰 王世涵 通讯员  刘倩婧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