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广南:美丽乡村的“华丽蝶变”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4日 16:48:07  来源: 云南网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大革假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五个坚持”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华丽蝶变”。

  坚持筑牢组织堡垒,打造乡村振兴“火车头”

  大革假村有联合党支部1个,党员35名。一直以来,大革假村始终注重用好党建之“手”,筑牢基层堡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党员推动,推行“五星”服务机制。把全村168户村民按照邻里关系、群众诉求等多维度划分为五个星级,党组织牵头做好周访、月访、季访、年访,及时掌握群众困难和群众诉求,收集群众对村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主动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做到矛盾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实现全村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坚持以书香文蕴治村,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在村庄治理中,大革假村注重以“进士村”书香文蕴塑村,发扬好世代传承的“尊师重教、睦邻友好、重文好学”的书香传统和“进退有经举动周旋皆圣教,仕农为本勋名事业即家风”的家风家训,把重文好学写入村规、植入村魂,探索出了“一约管事”“五会理事”“一队办事”“红榜励事”的治村“良方”。“一约管事”即按照村民提、代表议、党员商、群众定不断修订健全村规民约,把严禁私搭乱建、大操大办、公益事业等群众身边事写入村规民约,明确奖惩措施,做到与时俱进、务实管用、合法合理。“五会理事”即在村规民约的框架下,挑选公信力高、影响力大、公道正派、群众信赖的“话事人”组建红白理事会、自建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开展具体移风易俗工作,鼓励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一队办事”即挑选村中能工巧匠、致富能手、退休干部组建群众服务队,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劳动就业、便民服务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红榜励事”即卫生干净整洁的村民上红榜鼓励。打造了“三治”融合的管村“范本”。近10年来全村零违法零违纪,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导向,夯实乡村振兴“支撑点”

  大革假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强化生态保护政策宣传解读,做好农用塑料薄膜、农药瓶子、农用垃圾等回收利用工作,让每一位村民深知农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意义,从源头守护乡村生态。同时,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针对村内道路破损、排水排污管网设施滞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强化党建引领,引导党员、能工巧匠组建自建理事会,聚焦垃圾、厕所和污水“三大革命”,采取公共部分共建、农户部分自建的方式,完成投资500多万元实施改厕、治污、修路,如今,全村管网和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污水通过小三格+大三格处理后还田利用,厨房废水加装油水分离器,达成黑灰、油水、雨污完美分离,资源循环利用。此外,还实施了“1角钱工程”,以垃圾“五分五定”为抓手,成功推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运行模式落地,让大革假村从一时干净变为一直干净,从一处美丽蔓延至处处美丽,绘就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

  坚持壮大特色产业,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

  大革假村共有耕地面积2200亩,林地6700亩。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择发展绿色产业。发展庭院经济增收,全村65户群众参与种植石斛,每户30桶共1950桶。35户种在自家庭院里,其中30户没有庭院的农户统一栽种在村里的“馨怡步道”里。发展林果经济增收,村民利用低效林地、园地种植枇杷、李子等季节性鲜果采摘基地2500余亩,油茶1740亩。其中枇杷年销售收入达680万元,户均收入8万元。盘活资源经济增收,村民通过租赁土地和与企业合作模式,建设蔬菜基地214亩。截至目前,通过企业租赁土地,利润分成农户占比50%、企业占比40%、村集体占比10%的“541”联农带农模式种植蔬菜50余亩。产业发展鼓足村民“钱袋子”,202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大革假村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村民富,农村美。

  坚持培育新业态富村,挺起乡村振兴“硬脊梁”

  大革假村一直朝着“千万工程”的“推动乡村从美丽宜居迈向共富共美”目标奋斗。着力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来破解共富共美难题。打造好精品旅游路线,整合大革假村周边坡冷花海、五福山、句町小十景等景点资源串联成珠,打造一日游精品旅游路线;打造好农业旅游基地,先后引进云南滇瑞、坡冷花海等35户企业落户大革假,依托企业种植的桃子、李子、桑葚、樱桃和农户自行栽种的枇杷、油桃等水果,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游玩为一体农业旅游基地;打造好文旅融合研学基地,立足大革假世代传承的书香传统,打造进士第文化、农耕文化、艺术主题、诗书主题、壮家文化、康养研学六大主题的文化研学区,建成集拓展培训、学生研学、沉浸式情景演绎、亲子教育、党建团建等为一体的文旅融合研学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使大革假村这片“方寸地”变成“增收园”。

  云南网通讯员 田莉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