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借助“5G+大数据”等前沿科技赋能高峰牛传统养殖产业,推动其向智能养殖转变。这不仅标志着高峰牛养殖进入数字化时代,更为食品安全与品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走进广南县南屏镇小阿幕村,这里是高峰牛养殖“一村一品”示范村。养殖户黄先芬家的牛圈内,一头头毛色油亮、膘肥体壮的高峰牛正悠然地吃着草料。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牛都戴上了数字耳标,圈舍里还安装了AI智能摄像头和环境传感器。黄先芬笑着说:“安装上这套设备后,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只要拿出手机就能看到牛的情况,有什么状况在手机里面就知道了,再也不用夜里起床来牛圈了。”只需打开手机上的高峰牛数据平台移动端,牛的一举一动便尽收眼底,智能养牛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同样,在董堡乡毛家店村高峰牛养殖户胡忠香家,“5G+大数据”高峰牛养殖数据平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将牛的活动状态以及养殖场内的气温、气压、湿度等信息传递到手机小程序,让养殖户随时随地掌握牛舍动态。
在莲城镇那朵畜牧场高峰牛扩繁基地,新科技实现了对圈舍内牛群无死角、全天候的监控。核心育种群管理人员刘国堂打开手机小程序,228头能繁母牛的情况清晰可见。“安装这个监控以后有利于我们管理牛,在宿舍里面就能看到哪头牛生病,顺着耳标找就能找到了。”刘国堂说。
这一“5G+大数据”智能养牛模式,源自中国电信公司文山分公司与广南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的合作。他们共同建设的广南高峰牛养殖大数据平台,以“产业技术+供应链管理+互联网技术”为核心,融入养殖户实际生产业务流程,实现了高峰牛产业链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金融扶持、产销结合,保障了全产业链的畅通运行,助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广南县农科局高级兽医师梁昌兴介绍,5G大数据平台通过电子耳标、瘤胃胶囊、可视化平台等技术手段,对牛进行全方位监测。从畜主、出生日期,到每天的体温变化、运动步数、采食情况等,都能进行精准分析和管理,为科学养殖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早期诊断疾病、合理安排出栏时间以及实时调整饲料配方。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程序还打通了市场销售终端。养殖户点开移动端App就能为出栏肉牛找到合适商家,实现线上销售。梁昌兴说:“通过该APP,买房可以获取关于牛的主要信息,包括所在养殖场,所属农户等信息,买方和卖方可以轻松实现线上交易。”
电子耳标作为牛的溯源资料,详细记录了每头牛从出生到出栏再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消费者买到带有二维码标识的牛产品,就能追溯其来源,真正实现吃得放心健康。
目前,广南县已投入480万元打造8个养殖场、2个交易市场和3个村41户智能养殖场(户),成功打造智能高峰牛养殖平台,促进了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广南县将进一步推广“5G+大数据”高峰牛智能养殖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胡俊 黄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