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水彝寨,福地腊科。”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山水间,藏着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彝族聚居村寨——大栗树乡腊科村委会腊科村。近日,记者走进腊科村,探寻这里独特的旅居魅力。
踏入腊科村,仿佛一脚迈进了历史的长河。村内80%以上的建筑为民国时期的传统四合院,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3栋挂牌历史建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北京游客李捷正坐在民宿的院子里悠闲地品茶,他告诉记者:“我来这儿好几天了,一下就爱上了。这里空气清新,生活节奏慢,村民特别热情,饮食也很有特色。”漫步在村里,处处可见悠然自得的游客,或拿着相机捕捉古朴建筑的韵味,或与村民围坐聊天,感受着淳朴的民风。
腊科村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自然风光与历史建筑,更在于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腊科火腿”香味四溢,“彝族弦子舞”热情奔放。村里还组建了文山州首支农民合唱团——腊科彝族农民合唱团,他们用歌声唱出腊科的故事,歌曲《我唱腊科给你听》更是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发展旅居产业的过程中,腊科村充分发挥群众力量。依托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村民投工投劳,完成污水、水系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蔡发翠在村里的山隐民宿工作,她笑着说:“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现在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为了建设村庄,村民免费出让自家土地支持“蚱哥驿站”、腊味坊民宿建设,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
腊科村还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将闲置老校区、民居改造为集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宿区。同时,通过“引企入村、村企双赢”模式,引入马关县鸿隆后勤有限公司,打造腊科·山隐民宿。该民宿已接待128批1300人次游客,实现收入63506元,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进一步推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如今的腊科村,正以独特的民族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旅居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像李捷这样的游客前来体验。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还能深度体验慢节奏的乡村生活。腊科村,这个隐藏在云南山间的宝藏村落,正逐步成为人们向往的旅居胜地。
云南网记者 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