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丘北:芭蕉芋产业“蹚”出一条富“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7:33:56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温浏乡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经多方考察研究,成功引入芭蕉芋这一产业,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富“芋”之路。

  时下,在温浏乡羊街村,大规模的芭蕉芋栽种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画卷在这片土地上缓缓铺展,为乡村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芭蕉芋,作为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作物,凭借其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泛等显著优势,成为温浏乡产业发展的“新宠儿”。为了推动芭蕉芋的规模化种植,温浏乡创新采用“公司+集体+农户”联动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撬动、链条拉动、创新驱动”三管齐下,全力推动芭蕉芋的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反哺”的闭环发展模式,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三赢”局面。

  基地负责人范崇亮介绍,芭蕉芋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其产量高,适应性强,种植技术也不难,芭蕉芋的推广种植,让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促进群众就近增收。

  在产业发展中,羊街村党委书记赵汝谦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积极参与芭蕉芋种植,希望可以带动更多人一起把芭蕉芋产业做强做大“今年是羊街村首次尝试种植芭蕉芋,大家都满怀期待,希望能有个好收成。我家也种了30多亩,带领村上的群众一起种植,预计亩产可达5吨。种植前,我们还和加工厂签订了收购合同,按照每公斤1.8元的价格销售,有望实现收入20多万元。”

  据了解,温浏乡芭蕉芋种植面积达2300余亩,其中,流转土地430亩建成羊街芭蕉芋示范种植基地,120户农户自发种植1900余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租金、种植销售、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2025年,预计年产鲜芭蕉芋1.4万余吨,产值预计可达1400万元,可增加温浏乡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左右。

  “面对未来销路,我们满怀信心,成熟的芭蕉芋,可加工成芭蕉芋淀粉、粉丝、粉条,还可以制作成芭蕉芋糕点、饼干、饮料等新型食品,这些食品不仅口感别具一格,而且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温浏乡副乡长张天麒介绍说。

  目前,温浏乡已投资建设万吨级深加工基地1个,生产线投产后能提供21个固定岗位,通过优先吸纳脱贫户及留守劳动力等方式,有效实现其“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用芭蕉芋产业铺就群众富“芋”之路

  云南网通讯员 谭崇宝

责任编辑:韩艳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