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砚山县平远镇:蓝莓“小浆果”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4日 10:25:00  来源: 掌上文山客户端

原标题:砚山县平远镇:蓝莓“小浆果”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近日,砚山县平远镇马鞍山村家家户户的庭院里可谓是热闹非凡,22栋现代化暖棚里的蓝莓树硕果累累,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蓝莓,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谁能想到,曾经闲置的空院子,如今已变身成为当地的“致富棚”。

2025年的春风从北到南掠过壮丽山河,带着无限生机吹到一座小小的马鞍山村,让大棚里的苗木在清晨的微风中轻轻摇曳,枝头上的硕果令人垂涎欲滴。

家住马鞍山村的罗进香起了个大早,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今天是村里采摘蓝莓的日子,作为社区书记的她要安排好相关事宜。

走进棚中,紫蓝色宝石般的蓝莓,被白霜般的果粉笼罩,在晨光熹微中,吸吮着晨雾。乡亲们带着剪刀、果篮和筛选盘来到苗木前,开始了“甜蜜”的忙碌。

“以前院子宽,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没种。现在政策好,政府来给我们种蓝莓,在家就能赚钱,我们很高兴。”蓝莓种植户王美英高兴地说。

马鞍山村目前共有蓝莓种植户22户,种植面积约14亩,栽种5800盆,毛收入40万元。

“今年第一次采摘就卖了一千多块钱,全部卖完差不多可以回本,明年上市早一点就可以赚钱了,就是纯利润了。”蓝莓种植户李王进告诉记者。

马鞍山村小组位于砚山县平远镇回龙社区,142户壮族同胞生活在这里。以前,宽敞的庭院是每家每户的标配,但是长时间以来都处于闲置的状态,“大而不美”已成为村里的通病。

为唤醒“沉睡资源”,让闲置路域、空地焕发生机,在州委、州政府的指导下,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协同砚山县以及平远镇经过多方调查研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决定利用村民的闲置庭院栽种蓝莓,发展庭院经济,打造蓝莓小镇。

但在动员时,群众却顾虑重重。回龙社区党总支书记罗进香说:“推动这个庭院蓝莓也是挺难的,因为不懂技术,不懂市场,老百姓怕亏钱,这个也属于正常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党员干部就要带头干,干出成效了,下一步跟着我们干的群众就会越来越多。”

为打消老百姓心里的顾虑,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协同平远镇带领村民代表到曲靖等地外出考察,并引进红河普洛百瑞农业科技公司,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户提供庭院,出资建设大棚和水肥系统;村集体合作社负责提供苗木、盆、基质土,公司负责技术培训、水肥、农药以及销售。利润分成采取“532”模式,农户、村集体、公司依次占比50%、30%和20%。

经过动员,第一期有22户农户同意参与。合作社立即组织施工队伍对庭院以及闲置老房屋进行清理改造,短期内就完成了大棚搭建、水肥系统建设、苗木移栽等工作。时光的伟力下,种植户通过精心的管理,在季节的轮回中品出甜味。

砚山县平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喻天富表示:“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庭院蓝莓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今年的丰收让大家都看到了成效,接下来我们会动员更多人参与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提高大家的收入水平。”

马鞍山村在发展好庭院蓝莓的同时,还积极强化基础设施,改造污水管网,打造怀旧篮球场,把空闲房屋改建成民宿,力争把马鞍山打造成民族团结、宜居宜游的旅居村,成为平远片区“三区”建设的一个靓丽缩影。(记者 何德猛 郑德刚 夏云博)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