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难题,找工会!”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职工们如今有了更直接的诉求通道。文山州总工会创新推出“工会主席接待日”“职工服务日”双日联动机制,以“面对面沟通+心贴心服务”模式,为职工幸福生活加码。
开门纳谏:从会议室到“服务集市”的暖心转变
每月固定时段,州、县工会主席化身“摊位主理人”,将接待点搬进工会驿站、工业园区、企业车间。在云南云之香米业的“服务集市”上,企业提出的“八宝米文化研学基地建设”难题,当场被纳入“产改示范项目”,推动“产业+文旅”融合发展。这种“打破桌子隔层、拉近心与心距离”的接待模式,一季度已开展8场,102名职工带着问题而来,59条建议现场办结,让职工直呼工会办事效率高。
精准赋能:定制化服务圈出职工“幸福半径”
针对职工“需求清单”,工会联合人社、司法、医疗等多部门打造“1+N服务矩阵”:法律咨询摊位前,律师现场普及劳动权益知识;义诊区排起长队,职工享受免费健康检查;心理疏导室里,专业咨询师为职场压力解压。一季度“职工服务日”累计服务237人,解决各类诉求143件,实现“进一扇门,办多样事”。
闭环管理:让“问题清单”变成“满意账单”
从“收集需求—分解责任—跟踪问效—反馈评价”,工会建立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一张《问题分解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单位与时限,季度通报倒逼落实。某企业职工反映的技能培训需求,一周内便对接了专项培训课程;困难职工帮扶申请,通过“线上+线下”快速通道及时办结。常态化机制下,“双日”活动正从“即时响应”转向“长效守护”。
“双日”活动开展以来,文山州总工会累计收集职工意见建议66条,办结率超90%。这场“以职工心为心”的服务升级,不仅打通了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更让工会成为职工口中“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娘家人”。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黄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