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锁矛盾化解“新密码” 奏响基层治理“和谐曲”
“2025砺剑行动”以来,文山市公安局古木派出所紧盯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目标,聚焦婚恋家事、邻里权属、经济债务等矛盾纠纷高发领域,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切实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织密“立体化”排查网络 实现矛盾隐患“早发现”
依托“社区民警+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排查体系,促进警格与网格紧密联动,着重排查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等高发敏感领域。
同时,联合综治中心、司法所,建立月通报机制,针对突出重大矛盾纠纷及时推送至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信息与资源的高效互通。针对尚未化解的矛盾纠纷,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回访化解,直至矛盾纠纷彻底解决。“砺剑行动”以来,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5起,共推送矛盾纠纷16起,接收其他部门推送矛盾纠纷5起。
创新“多元化”化解机制 推动矛盾纠纷“早化解”
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方资源,形成调解合力。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促进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等多方力量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司法所凭借专业优势,提供法律咨询与调解服务,引导当事人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派出所对矛盾纠纷中涉及违法犯罪的依法进行打击处理,形成有力震慑。
构建“所内调解+村社区参与+综治中心联动+司法确认”联调机制。对一般性纠纷,由民警联合村社区干部现场调解,当场达成协议;对复杂疑难纠纷,联合村社区、综治中心、司法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解组,开展“会诊式”调解;对达成调解协议的,引导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砺剑行动”以来,共联合化解矛盾纠纷14起。
建立“长效化”跟踪回访 确保矛盾化解“不反弹”
每季度对重复警情、投诉、举报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度研判,排查背后隐藏的矛盾纠纷、重大风险隐患及违法犯罪线索。针对因矛盾纠纷产生的重复报警的,及时分类干预、跟进回访、掌握动态。对重大敏感的矛盾纠纷,及时通报综治中心、司法所,并报告党委、政府和市公安局统筹应对,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同时,建立调解协议履行跟踪回访制度,社区民警定期回访当事人,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调解成果落地生效,防止矛盾纠纷反弹,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深化“预防性”治理模式 做到矛盾源头“早防控”
结合“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核录工作,及时掌握辖区特定对象的动态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重点排查辖区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心理失衡、关系失和、精神失常、年少失管“六失”人员,关注苗头动向,防范现实危害。
深入推进“六防”宣传进社区行动,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与安防常识。充分利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精准宣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砺剑行动”以来,开展宣传8次,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受教群众9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