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持续强降雨席卷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多地地质灾害风险拉响红色警报。面对汛情大考,广南县以"预报-巡查-响应"联动机制为纲,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实现8起灾害险情"零伤亡"转移,用高效应急书写民生答卷。
6月21日凌晨2点30分,五珠乡雨梭小组小组长沈国虎被一声巨响惊醒,发现自家房屋地基下陷、挡墙垮塌。凭借气象预警知识储备,他第一时间拨通村委会电话。从村民上报到乡政府启动应急预案,仅耗时4小时45分钟;从现场勘查判定风险,到17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全程不到8小时。同一日,九克村委会其龙得小组小组长李世民在巡河时发现水位异常,经三级联动响应,当晚紧急转移11户19名群众,并同步调配救灾物资保障生活。
"全域覆盖、动态监测"的立体防御网,成为这场胜利的关键密码。广南县组织多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地质灾害点、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依托气象、水务等数据搭建"多渠道、立体化"预警网络,让预警信息以"秒速"直达田间地头;"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机制配合专业救援力量,确保从险情发现到应急处置无缝衔接。面对高风险区域,该县坚决执行"应转尽转、快转快撤"原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生命至上"理念。
截至目前,广南县通过"查、报、应、处"四位一体防灾减灾体系,已成功化解8起灾害险情。这张不断织密的安全网背后,是基层预警员的责任担当,是应急体系的高效运转,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定信念。在暴雨与时间的赛跑中,广南用精准防控和暖心守护,为群众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罗嫒龄 饶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