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头图 >> 正文
富宁木央镇:肉牛“犇”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4日 14:45:32  来源: 云南网

  在富宁县木央镇木思村江家塘小组的舜峰家庭农场里,40多头高峰牛在标准化棚圈内悠闲踱步。农场主江家凯望着膘肥体壮的牛群,算起了增收账:“两三年光景,母牛从20头繁育到50多头,去年卖牛纯赚10万,下一步扩建育肥牛圈,日子更有奔头。”

  这是木央镇肉牛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木央镇锚定“生态种养、产业兴农”目标,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通过政策护航、技术赋能、示范引领三措并举,让“牛经济”真正成为农户的“钱袋子”。

   从犊牛引种到圈舍建设,从牧草种植到饲料加工,木央镇构建起全链条补贴体系。目前已落实牧草种植补贴40余亩,预计发放牛犊补助超84万元。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全程跟进,“我们不仅送补贴,更送服务。”木央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畜牧)副主任周贵介绍,技术团队常态化下乡指导牧草种植、青贮制作,动物强制免疫密度常年超90%,为产业发展筑牢防疫屏障。

   “草喂牛、牛产粪、粪还田”的生态闭环,在舜峰家庭农场展现得淋漓尽致。江家凯自种的甜象草、玉米,既解决了饲料难题,又让土地肥力倍增,养殖成本降低近三成。这种“不花钱买饲料,还能卖有机肥”的模式,成了农户争相效仿的样板。

  “看到江家凯养牛省时赚钱,我当即把猪圈改牛圈。”木央村老街小组的徐昌磊考察归来后,迅速转型加入养牛大军,不到一年便将肉牛从8头扩至25头。在示范点带动下,全镇1000余户养殖户投身其中,存栏高峰牛达1.2万头。

  如今的木央镇,正规划引入专业公司,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利用边境资源扩大养殖规模,预计年底存栏量将突破2万头。从零星散养到规模经营,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木央镇的肉牛产业正以强劲“牛劲”,拉动乡村振兴加速跑,“犇”出了新活力,为当地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的美好画卷。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应文吹 黎莹颖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