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丘协作,山海同梦系列报道——东西部协作助力丘北乡村振兴篇(六)|沪丘劳务协作结硕果 就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自沪滇协作深入推进以来,丘北县借力上海帮扶资源,以劳务协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精准对接、技能赋能、稳岗保障等一系列举措,构建起“输出有渠道、就业有技能、增收有保障”的就业帮扶体系,让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端稳“饭碗”,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为破解“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供需矛盾,丘北县联合上海构建起多维对接机制。线上依托政务新媒体矩阵,2021年以来发布岗位信息200余期,联动625家企业推出近10万个就业岗位;线下密集举办沪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2022年开展14场、2023年举办48场,累计促成915人实现转移就业,2024年向东部结对省市输出劳动力512人,超额完成任务170%。在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康家园,上海投入1215万元建成3栋综合帮扶车间及数字帮扶项目,通过公开招租引入4家企业,为1905名搬迁群众提供60个稳定岗位和400余个灵活就业机会,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使该安置区劳动力就业率达93.4%,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便利。
聚焦“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目标,丘北县实施定向技能培育。2022年投入15万元开展12期培训,覆盖560人,450人获证就业;近三年累计举办培训班44期,培训2270人,其中729名脱贫劳动力掌握焊工、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2024年更通过企校共建新型学徒制班,定向培养13名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储备力量。针对外出务工群体,沪丘两地推出“点对点”输送服务,2022年组织16车次专车护送534人直达用工企业,连续三年开通文山—上海返岗专机,实现“家门到厂门”无缝衔接,让务工之路更顺畅。
为让务工人员“出得去、留得住”,丘北县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立劳务工作站,承担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职能,三年来在上海开展稳岗服务4次,走访慰问务工家属6次,助力1154人在沪稳定就业。同时,为56名脱贫劳动力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5.6万元,通过购买服务为800名东部就业人员提供跟踪服务,切实筑牢稳岗保障网。劳务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丘北纺织工”升级为省级品牌,从业人员超2万人;2024年新增“辣椒产业工”“万寿菊花匠”等特色品牌,形成“一品牌带一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环。近三年,上海累计投入1175.7万元实施16个帮扶项目,带动5000余名劳动力就业,让协作红利持续惠及民生,书写着东西部携手奔小康的生动篇章。
展望未来,丘北县将持续深化沪丘劳务协作,以更精准的岗位对接、更优质的技能培训、更坚实的稳岗保障,推动劳务输出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将进一步擦亮“丘北纺织工”“辣椒产业工”等特色劳务品牌,拓展更多元的就业渠道,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以就业帮扶的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东西部协作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共同绘就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