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文山市红甸乡万亩山药进入采挖季。在田间地头,群众挥汗如雨,将一根根山药从泥土中采挖出来,分拣、打包、装车,一派丰收的喜人场景。全乡1100余农户种植山药达1.5万余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4万余亩,产值突破3.8亿元。去年,红甸山药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红甸乡茂克村的山药种植地,连片的山药藤蔓在夏风中翻滚,宛如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数十名工人正在马丽梅的山药地里忙碌采收。种植户马丽梅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果断选择赶早开挖自家山药,抢占市场先机。她通过提前种植、覆盖地膜、搭小拱棚等技术手段,将山药采收时间从9月提前至6月底,成功避开了集中上市的高峰期,以每市斤3.5元的高价抢先上市。
采挖山药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会挖断,影响品质和价值。因此,每年采挖季一开始,周边乡镇的工人就会组团来到红甸务工,一待就是一个月左右。山药采挖和加工,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通过“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该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全年务工36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3600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山药的附加值,近年来,红甸乡以“招小商、强加工”为突破口,延伸山药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促进三产融合。2018年,投资500万元建成的集办公、仓储、加工、物流为一体的初加工厂,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山药产业链。2024年,又投资610万元建成了“山药净菜”加工厂,单日产量可达50吨,加工产值达3000万元。
云南网记者 张文峰 通讯员 金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