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者太乡喜气洋洋,“旅居广南·菌享者太”菌文化节在此热闹开场。轻快的民族歌舞拉开活动序幕,菌王拍卖环节点燃全场热情,压轴的“菌语霓裳秀”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由当地村民、志愿者和干部组成的模特自信登台,身着融入野生菌元素的特色服饰,斑斓菌伞图案、挺拔菌柄造型与五彩丝线、叮咚银饰相映成趣,为这场充满乡土气息的菌文化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这场集观赏性与乡土味于一体的活动,正是者太乡深耕林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当地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多措并举推动林菌产业提质增效,让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包山养菌”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当地以护林增产为核心,29名护林员划片监管山林、排查隐患;以杨发成养蜂基地为示范,规划出220亩野生菌采拾区、52亩蜂类养殖区和47亩禽类养殖区,形成多元发展格局。2025年上半年,该模式成效初显,目前培育胡蜂1000余窝,培养养蜂技术能人10余人,产值达50万元;采拾野生菌150余斤,为群众带来3000余元收入;禽类养殖300余只,产值5万元,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合作社示范带动让产业链条愈发完善。依托2019年成立的野生菌加工合作社,者太乡在75个村小组设立收购点,构建起“收购-加工-销售”的完整商业化链条。今年上半年,合作社已收购蕨菜300吨、木耳2吨、千金红100吨,制作茯苓种60万包,带动300余人次就业,实现产值260万元,山野间的物产通过规范化运作走进市场,成为串联起千家万户的致富纽带。
仿生菌培育拓展产业增收空间。当地利用风倒云南松等资源发展仿生菌产业,在致富能人黄忠刚的带动下,200户农户种植茯苓1000亩,产值达1800万元,为山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今,野生菌产业已成为者太乡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下一步,者太乡将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品牌建设为抓手、科技应用为支撑,大力推动“菌旅融合”“产加联动”,不断打响“菌乡者太”品牌,推进“一乡一示范”建设,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林菌产业富民之路。
云南网记者 韩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