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缘聚南疆·智汇边关”为主题的人才活动在麻栗坡县火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青年才俊齐聚边城,通过政策发布、项目推介、合作签约等丰富形式,为这座边疆小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力支撑。
立足“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麻栗坡县紧扣口岸经济、矿电经济、旅游经济发展需求,前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精准摸排企业困境与人才缺口,“一对一”指导企业制定招聘计划。活动现场发布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企业优质招聘岗位目录》等三份“人才清单”,涵盖项目建设、特种作业、教育卫生等关键领域,6大类100个紧缺专业、55个急需岗位精准对接用人需求。“终于打通了回乡就业的信息壁垒。”即将毕业的本地青年田武娟现场与心仪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道出了不少返乡人才的心声。当天共有28人次咨询求职,11人达成合作意向,实现了人才与岗位的高效匹配。
围绕盘活闲置资源、搭建创业舞台,麻栗坡县结合乡镇特色产业和文旅融合需求,精选轻资产、见效快的“招小商”项目,11位乡镇“推介官”逐一登台,详解项目背景、合作模式与预期效益。“艾纳香种植加工项目提炼的天然冰片药用价值高,已与多家龙头药企合作解决销路难题。”六河乡党委书记盛海吉推介的特色项目引来热切关注。这些立足本土资源的创业机会,让资本与资源深度对接,更带动群众就近就业。2025年以来,通过“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活动,该县已引进11名高层次人才,“红旗工坊”等“家门口务工车间”帮助60余人实现“工作顾家两不误”。
活动现场举行的集体签约仪式上,8家单位成功达成人才合作共识,为边疆人才培育再添新平台。麻栗坡县依托“兴边人才集市”深化校地合作,已与27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成“边疆治理专家工作站”和教学实践基地各1个。“校地合作让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既育人才也强产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凤城的评价,道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的实效。这些合作涵盖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基层治理等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增效,为边疆发展持续蓄能。
从精准引才到助企创业,从校地共育到成果落地,麻栗坡县以人才活动为纽带,在兴边富民的赛道上凝聚智力力量,让人才之花在南疆边关绽放出绚丽光彩。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亢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