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关县篾厂乡瑶人寨村的群山之间,800余亩黄柏林随山势绵延,深绿的叶片在风中轻摆,奏响山村的增收序曲。这个仅有32户农户的小山村,以黄柏种植为钥,解锁生态富民密码,让昔日荒坡变身“绿色银行”,用实干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
“你瞧这树干,已有成人手腕粗了!”秋日午后,篾厂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杨贵聪在自家黄柏地里除草,望着齐腰高的树苗笑意盈盈。几年前,外地种植户来村租地种黄柏时,他敏锐发现商机:“这树种耐活、价稳,咱山里的气候正合适。”他试种的40亩黄柏,无须精细管护便长势喜人,幼苗两年长至一人高,如今树高已达五六米。“再过六七年大规模采收,按现价算每亩收益能上万元!”
杨贵聪的成功,点燃了村民的致富热情。“看他种得好,我也跟着试种5亩。”村民申华元在杨贵聪指导下掌握了管护技巧,如今他的黄柏郁郁葱葱,“病虫害少,平时除除草就行,不耽误其他农活,成材后又是一笔稳收入。”
黄柏作为传统中药材,树皮可入药、木材宜做高档家具,随着中医药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十年以上成材的单棵售价可达上千元。这“浑身是宝”的树种,成了瑶人寨村的“致富树”。
如今,全村32户家家种黄柏,800余亩林地连成“绿色海洋”。在其带动下,篾厂村委会18个村小组种植规模已达2000余亩,预计成材后总产值超百万元。乡里送技术培训、联收购企业,村委会筹划成立合作社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让产业根基更稳。
“既要扩规模,更要提效益。”篾厂乡副乡长梁丁伟说,下一步将推动深加工升级,让黄柏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型。从荒坡到林海,从试种到成业,瑶人寨村以黄柏为媒,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生态产业成为富民强村的坚实支撑。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程攀 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