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百搭!文山1300亩熟啦!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14:58:00  来源: 非常文山

  原标题:百搭!文山1300亩熟啦!

  八月骄阳下

  喜古乡的群山绿浪翻涌

  1300亩麻竹在山坡上随风摇曳

  竹林间

  工人正忙着采收鲜嫩的竹笋

  这场从8月持续至11月的丰收盛宴

  为当地铺就一条

  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振兴之路

  千亩麻竹扎根喜古 生态经济初显成效

  在文山云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麻竹种植基地,密密麻麻的麻竹覆盖整面山头,竹根处一颗颗竹笋破土而出。手起刀落间,竹笋被砍下、剥皮、切段、装袋……基地管理及采收工人罗志祥忙得不可开交。“我有17年的竹园管理经验,之前在福建做,去年熟人介绍来到喜古乡管理这片麻竹基地。我家是广南的,来这里工作离家近。我和妻子一年管理基地加上采笋的工资大概有十多万,还是不错。”他一边挥动着砍刀,一边和记者说道。

  文山云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桂新告诉记者,基地于2019年种下200亩麻竹,因为相信这个产业有好的发展前景,公司每年都进行扩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300亩。她说,喜古乡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很适合麻竹生长,产出的麻竹笋品质极佳,很受市场欢迎。目前基地的麻竹产品以鲜笋、酸笋和笋干为主,此前主要销往广东、广西,今年公司计划打开本地市场,与一些餐饮店有了合作。

  文山云英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 郑桂新

  目前刚开始采,每天能采约1000斤麻竹笋,到丰产期一天可采3000—4000斤,今年产量大概在200—300吨,产值预计可达100多万元。

  麻竹不仅能为荒山披绿,还能固土保水,是改善生态的好帮手。而且麻竹笋能做成各类产品,麻竹叶晒干可当作粽叶售卖,老竹子也有厂家收购去做纸,可谓全身是宝,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

  收购与加工同步 产业链延伸促增收

  在麻竹加工厂内,新鲜的麻竹笋经过称重后,被倒入一个个盛满清水的大缸进行淘洗,随后被送入切丝机器中进行切丝。轰鸣的机器声中,粗细均匀的竹笋丝通过传送带被装入袋中,经过15天的发酵,美味的酸笋便制作完成了。

  与此同时,附近村民正陆续运来新鲜竹笋。马塘镇新开田村委会白革上寨的种植户卢保芬告诉记者,2023年,她家种下了10亩麻竹,现在麻竹长势良好,今年竹笋开始量产。

  种植户  卢保芬

  这是我第一次砍笋来卖,我和丈夫两人一早上砍了200多斤,还没砍完一半的量,感觉收入挺可观的,一天采完能卖400-500元。

  来自喜古乡所世期村的种植户杨正文向记者介绍,2020年,在得知公司到喜古种植麻竹后,他就跟着老板到广东的麻竹厂参观学习,了解到麻竹笋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回来后就进购了种苗种下3亩麻竹。

  种植户 杨正文

  去年这3亩麻竹就为我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把原本不能种庄稼的地盘活了。而且麻竹管理容易,成本小,比起种庄稼收入高多了,最好的一棵竹子能发近40个竹笋,未来找到合适的地我还打算扩种。

  麻竹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每年麻竹管理期和采笋季工人的工资大概在30万元左右。

  万亩基地布局 打造竹产业全链条

  据悉,该公司已在柳井乡租下2000亩地,用来打造第二个麻竹种植基地,目前正在进行平地工作。“待文山种植面积突破万亩,产量跟上后,我们将投建竹笋食品加工厂,将产品做成可以上超市销售的标准,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产业效益。”郑桂新说。

  百搭麻竹笋 怎么做都好吃

  01

  清炒麻竹笋

  将新鲜的麻竹笋去皮,切成均匀的薄片。准备适量的葱姜蒜,切成末备用。热锅凉油,放入葱姜蒜爆香,然后加入麻竹笋片快速翻炒。在翻炒过程中,加入少许盐、生抽调味,一道清香扑鼻的清炒麻竹笋就出锅了。

  02

  麻竹笋炖汤 

  挑选鲜嫩的麻竹笋,切成块状备用。准备排骨、鸡肉或者瘦肉等食材,洗净切块。将食材与麻竹笋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在炖煮过程中,可以加入红枣、枸杞等配料,增添汤的营养和风味。经过一段时间的炖煮,汤汁变得浓郁鲜美,麻竹笋也吸收了肉的香味,变得更加美味

  03

  五花肉闷笋干

  提前2-3小时将笋干泡软,并切好备用,五花肉大火炒香后放入笋干并调味,放水后盖上锅盖焖半个小时,让笋干吸饱肉汁即可上桌。

  04

  酸笋炒牛肉

  牛肉腌好过油备用,将麻竹笋所腌制的酸笋洗净,热油下锅爆炒出香味后,放入备好的牛肉,猛火继续爆炒1-2分钟,调味后即可上桌

  麻竹产业不仅让荒山披绿

  更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信在未来

  麻竹产业将在文山

  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