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五谷丰登,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各地迎来了繁忙的丰收季。
在夹寒箐镇布都老寨村的田间地头,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格外显眼——他们或是穿梭在八月瓜架子下帮农户抢收,或是在小米辣地里传授种植技巧,为农户们的丰收路“搭把手”“加把劲”,用实际行动解决农户们的“急难愁盼”,让志愿服务的暖意伴着丰收的甜意,走进了乡亲们的心坎里。
“八月瓜熟得快、摘得急,两三天就得采一次,要是耽误了,果子就卖不上好价钱。”在布都老寨村委会坡头村李安琼的八月瓜种植基地,只见志愿者们手提塑料桶、背着背篓,熟练地将成熟的八月瓜摘下、装筐,最后集中装箱运往市场。“他们干活又麻利又细心,把‘致富果’及时变成了我们手里的‘增收钱’,真是帮了大忙!”李安琼的脸上满是欣慰。
除了帮着抢收,志愿者们还带来了农户们急需的“技术干货”。在李兴峰的小米辣种植基地,趁着采摘间隙,有农技经验的志愿者给他讲解小米辣的生长周期、田间管理要点。遇到椒农提问“病虫害咋防治”“土壤板结咋改良”,志愿者们更是手把手答疑,把专业知识送到田间。
“不光帮干活,还教技术、讲政策,太贴心了!”椒农李兴峰说,有了志愿者的帮助,今年丰收更有底气了。
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幸福“种”在群众心头,不仅搭建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感到温暖,同时把田间地头变成了“实践大课堂”,让文明实践活动更具意义。 “能到地里帮乡亲们办实事,既解了他们的忧,也拉近了我们和村民的距离。”志愿者黄枭说。
近年来,夹寒箐镇布都老寨村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组建了20支志愿服务队、共160名志愿者,精准对接农户需求,从田间助农到产业护航,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了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
“布都老寨村坚持把‘民生实事’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布都老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万保说,村里会继续把组织力量融入乡村产业发展,用一件件实事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亮。
云南网通讯员 吴兰会 陶正雄 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