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稼依镇被红色铺满田间地头,农户们弯腰采摘的身影在翠绿椒叶间穿梭,饱满红亮的辣椒装满竹筐。在收购点,成山的辣椒堆成“红墙”,分拣、称重、打包的流水线声此起彼伏。
来自上海、北京、长沙的客商围蹲在椒堆前,捏起样品掂量品质,讨价还价的乡音与货车鸣笛交织成丰收的乐章。此刻,这座辣椒小镇,正以最鲜活的姿态,迎接全国客商共赴红辣之约。
能担起“中国稼依辣椒城”与“全国第二、西南第一大辣椒专营市场和集散地”的双重美誉,稼依镇的底气藏在收购与种植并重的产业根基里。作为有着60多年种植传统的“辣椒之乡”,2024年全镇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7.45万亩,覆盖10个行政村,占全镇耕地面积的41.38%。
但更亮眼的是其“收购为王”的市场地位。作为西南地区辣椒流通的核心枢纽,这里常年“收全州鲜椒、聚八方货源”,2024年全镇鲜椒总交易量达6.7万吨,交易额近30亿元,连续多年稳居西南地区首位、全国第二,“收全州、卖全国、销海外”的产业格局愈发稳固。
“稼依辣椒城”不仅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专营市场和集散地,还曾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定点市场”,被商务部评为“双百市场工程”等。
从朝天椒的爆辣、到小米辣的鲜劲,十余种特色品种在这里“安家”,既有供鲜食的精品,也有深加工专用的优质原料,每年7月—9月,稼依镇的鲜椒和剁椒能满足全国80%以上的采购需求。其中,大尼尼洪水塘的辣椒以出众的油亮度和色泽成为品质代表,“稼依辣椒耐运输、风味足,收购渠道广,我们每年都要提前半个月来蹲点!”做了8年生鲜批发生意的湖南客商张新文一边抽检,一边竖起大拇指。
收购高峰期,稼依辣椒日均交易量超2000吨,上海、北京、广州、南昌、长沙等城市的餐桌鲜辣,不少来自这里;远销的有泰国、越南、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及东亚国家。每月6月底—9月,全镇44家辣椒企业开足马力,700余座干椒烤房与多条烘烤线高效运转,将鲜椒制成剁椒、干椒、泡椒等多个初加工产品,1斤鲜椒经初加工成剁椒后价值提升1.1倍。14400吨容量的冷链仓储和直达全国的物流专线,更让“稼依红”48小时内新鲜抵达全国主要城市。
收购季的红火,给稼依镇带来了实打实的红利。首当其冲的是就业岗位的激增。仅砚山县亚飞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一家,收购高峰期每天用工就达300余人,全镇因辣椒收购、分拣、运输新增的临时及固定岗位遍布大街小巷。
随之而来的,是关联行业的繁荣——镇上的酒店、餐馆在收购季常常爆满,货车司机、包装材料供应商、装卸工都跟着“红辣经济”忙得脚不沾地。
红辣产业的红火,最终都化作了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全镇4614户农户靠种辣椒、参与收购环节打工增收,户均年增收超9000元。“以前种玉米一年到头攒不下钱,现在种4亩辣椒,还能在收购点打零工,除去娃娃全年生活费和全家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还有富余!”种植户吕文华擦着额头的汗,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如今,辣椒大道道路全部“白改黑”、辣椒路灯崭新明亮,白玉兰美丽绽放,全镇面貌因这红火的收购经济焕然一新。
夕阳西下,满载辣椒的货车陆续驶出镇口,车尾灯在“中国稼依辣椒城”的标牌旁渐远。这座以收购闻名的小镇,正用“全国第二、西南第一”的市场活力,书写着红辣满田、客商云集的共赢故事。
云南网记者 李彤 通讯员 李仕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