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砚山县落实落细"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筑牢抵御暴雨灾害的生命防线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10:10:00  来源: 云南网

  “就是这里,山体塌方滑坡就在这个位置。”在砚山县八嘎乡凹嘎村委会上龙老村小组,副乡长李德勇指着后山的滑坡体,向记者讲述那场与暴雨赛跑的生死救援。6月23日凌晨,一场强降雨突袭砚山,全县干部群众闻“汛”而动,用责任与担当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成功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目标。

  预警在前,雨夜中的“叫醒叫应”

  6月23日凌晨两点,八嘎乡上龙老村的雨越下越大。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杨忠禄和同事披着雨衣在村里巡查,手电筒的光束划破雨幕。当他们行至村后山脚时,发现土层有渗水迹象,“后山有水冒出来!”杨忠禄立即拨通了乡政府的电话。

  此时,八嘎乡副乡长李德勇已在雨中奔波了近两小时。凌晨四点接到气象预警后,他便驱车穿梭在各村组之间,通过微信群、电话反复叮嘱各村:“立即叫醒叫应群众,有险情及时转移!”接到杨忠禄的报告,李德勇调转车头直奔上龙老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在险情发生前把人转移出来。”

  凌晨五点,上龙老村村民杨正发一家正熟睡,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雨夜的宁静。“下大雨,有山体滑坡危险,快跟我们走!”门外传来工作人员的呼喊。杨正发一家三口迅速起身,跟着引导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刚到安全点没几分钟,就听见后山传来轰隆声,回头一看,家门口已经塌了!”杨正发至今心有余悸,“多亏他们及时叫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几分钟后,上龙老村后山发生滑坡,滑坡方量约105立方米。由于转移及时,4户10名群众全部安全避险,无一人伤亡。如今走进该村,地质灾害避险撤离线路、隐患点标志牌格外醒目,滑坡体旁新装的监测设备24小时守护着村庄安全。

  机制落地,织密城乡防护网络

  在蚌峨乡凹掌村委会那欠村小组,预警喇叭、滑坡监测设备遍布村组。路边农户韦美元家大门紧锁,“全家5人已搬到安全区域,现在没人住这里了。”蚌峨乡乡长罗荣俊介绍,该乡通过“技防+人防”相结合,把责任压实到乡村组各级人员。

  今年汛期以来,蚌峨乡开展应急避险演练69场次,排查整治隐患点30余处,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巡查。“我们把预警信息传递、群众转移路线、安置点保障都细化到每户每人,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罗荣俊说,全乡12支村级巡逻队24小时待命,遇有险情第一时间响应。

  这样的防护网络遍布砚山城乡。县应急局副局长王选云介绍,该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防汛“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我们加强会商研判,每轮强降雨前至少提前1天发布预警,确保信息第一时间直达乡村组户。”

  据统计,今年以来,砚山县气象部门发布重要天气预报19期、预警信号184期,其中暴雨红色预警5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会商11次,指挥调度乡镇16次,叫应乡镇相关负责人1213次、部门相关负责人20次;县级部门组织272人下沉,各乡镇组织1817人次开展巡查防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防汛格局。

  闻汛而动,暴雨中的责任担当

  6月20日至22日,砚山县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县平均降雨量达134.9毫米,稼依镇落太邑站实测过程雨量达226毫米。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导致多处山体滑坡、路基垮塌、农田被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立即通报全县,启动应急响应!”6月20日下午,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组织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副县长王贤润坐镇指挥,部署防范应对措施。21日凌晨4时50分,雨势持续增强,王贤润再次组织召开调度会,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障群众安全”。 

  指令下达,全县行动。阿猛镇商贸街商户们忘不了,20日23时许,镇干部挨家挨户敲门提醒:“暴雨要来了,快转移物资!”39户43名商户连夜转移,20辆车辆被安全转移至高地;21日清晨6时许,稼依镇大西门村和石洞村的群众在镇、村干部引导下,有序转移到安置点,32户126人先后脱离危险;江那镇干部职工凌晨3时就赶赴内涝点,50余人冒雨疏导交通,成功转移34辆受困车辆……

  果断组织转移避险,有效规避人员伤亡。入汛以来,砚山县有序组织转移11个村小组危险区域人员74户130人,帮助转移车辆100余辆。其中,6月2日蚌峨乡转移5户17人、6月20日阿猛镇转移39户43人、6月21日稼依镇转移32户126人、6月23日八嘎乡转移4户10人等案例,被应急管理部全国通报表扬。

  雨过天晴,砚山大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在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村组道路,干部群众正忙着清理淤泥、修复设施、排查隐患。“防汛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王选云表示,砚山县将持续完善防汛机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用扎实的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暴雨中的生命防线。

  云南网记者 黄鹏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