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广东省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座无虚席,富宁县坡芽歌书合唱团带来的“民族之声——坡芽歌书文字之芽”合唱音乐会在此奏响。作为2025“中山之约”合唱艺术交流展演周的重头戏之一,这场融合非遗传承与现代艺术的盛宴,让粤港澳大湾区观众沉醉于壮乡原生态的音乐世界。
此次演出是坡芽歌书合唱团应中国合唱协会之邀,赴粤参加“中山之约”活动。音乐会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农凤妹与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农丽英的壮语吟唱中启幕,一曲《远古的歌》如时光序曲,用深邃嗓音将壮族先民淳朴的爱情传说娓娓道来,古朴韵律瞬间浸润全场,拉开这场非遗盛宴的序幕。
随后上演的《哪里鹧鸪叫》《小妹猜猜看》《跟嬢讨晌午》《难得醉一回》等坡芽情歌经典曲目,以壮族传统歌谣为根基,经晓耕、杨楠、吴渝林等音乐人改编,融入现代合唱编曲手法。原生态的山野气息与丰富的和声层次碰撞交融,既保留了坡芽歌书“以画记歌”的古老韵味,又赋予传统民歌现代审美意境,生动呈现壮乡儿女的生活情愫与情感世界。
演出突破单一民族边界,傈僳族女声合唱《萨》的清亮、藏族男声合唱《月夜》的悠远、彝族撒尼人混声合唱《走进美丽走进神奇》及彝族花腰彝合唱《花腰彝弦》的热烈轮番上演,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多元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合唱团十周年新作《听见和声》的世界首演更成全场焦点,该作品由李玉昆作词、晓耕作曲,以空灵旋律与多层次和声,诠释了坡芽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鸣,既延续了传统坡芽情歌的纯朴深情,也彰显民族音乐创作的蓬勃活力。
互动环节“坡芽歌书点唱”点燃全场热情。观众根据歌书中古老的图画符号随机点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即用壮语即兴吟唱,让符号背后的情感与故事随歌声流淌。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真切参与到非遗传承中,台上台下共鸣不断。
当云南传统民歌《猜调》的余韵消散,潮水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观众以整齐节拍配合谢幕,用热烈回应延续心中感动。“团员们用真挚朴实的演唱打动了我。”带着孩子观演的刘女士难掩激动,“这种对民族音乐的坚守,对孩子是生动的文化教育。”
富宁县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演出既是非遗展示,更是文化桥梁。“我们希望用歌声连接云南与广东,让民族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坡芽歌书以独特图画文字记录壮族情歌,此次“中山之约”让这颗深埋壮乡的“文字之芽”,在跨地域交流中生长出更繁茂的文化枝叶。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坡芽歌书合唱团二次唱响中山,旨在进一步推动跨地域文化交流。坡芽情歌的唱响,为粤港澳大湾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山海的非遗对话,更让传统民族音乐在新时代舞台上焕发新生。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白芸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