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香满棚,采收正忙。时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蚌谷乡龙正村委会噜拉村小组的姬松茸种植基地里,115个标准化大棚一片热火朝天——肥嫩饱满的姬松茸簇拥在菌床间,农户们穿梭其间熟练采摘、快速装篮,丰收的喜悦溢满田间地头。这颗兼具优质口感与“短平快”增收优势的菌菇,正成为当地农户的“致富法宝”。
走进姬松茸大棚,精细化的生长环境管控是高产优质的关键。“温度必须维持在14℃以上,空气相对湿度稳定在70%—80%,PH值也要实时监测调整。”文山市滇珍菌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徐开武介绍,每天都会逐棚检查参数,为姬松茸打造“安乐窝”。在技术人员与农户的共同照料下,每个大棚年均产量达4—5吨,纯利润约2万元。今年,仅噜拉村小组的115个大棚,预计总产量就达400吨,产值超600万元,收成亮眼。
姬松茸产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党建+公司+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的坚实支撑。党组织牵头统筹资源,滇珍菌业公司提供技术、搭建平台,村集体协调保障,农户专心参与种植,形成“多方出力、共同受益”的产业链条。“今年是种菇第三年,我管着12个棚,已收第三茬,年纯利润能有15、16万!”菇农罗伟笑着说,有公司兜底技术和销路,不用担风险,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为破解姬松茸保质期短的难题,基地配套建设加工环节。鲜菇采收后,由公司按商定价格收购,现场分拣、清洗、烘制成干菇,每公斤售价达120元。“新鲜菇”变“耐存货”,既方便贮藏运输,又大幅提升产品价值。销售端,公司精准对接市场,将姬松茸销往四川成都及国内沿海地区,还根据需求进行大小分类、制作切片菇,以多样化产品形态赢得市场青睐。
如今,西畴县姬松茸种植已辐射3个乡镇,建成222个标准化钢架大棚,种植面积达222亩,联合1家企业形成产业合力。预计今年全县姬松茸总产量可达1358吨,产值突破1358万元。这颗小小的菌菇,正串联起“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闭环,成为西畴县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推动农户协同增收的生动实践。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徐婉溶 冯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