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启动键,看着机器人精准完成指令,之前熬夜改程序的辛苦全值了。”手握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总决赛金牌,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学子何金勇十分自豪。近日,这座边疆小城频频传来学子在国家级、省级科技赛事获奖的喜讯——从北京赛场的金牌闪耀到云南区域赛的奖牌入账,背后是富宁县深耕科技教育,为山里娃搭建“逐梦天梯”的不懈实践。
2025年科技赛事中,富宁学子表现亮眼。5月31日,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云南省区域赛上,富宁学子斩获2金、5银、2铜及62个一等奖;7月,该赛事总决赛在北京开赛,云南省526名学生参赛,富宁县4所学校14名学子组队出征,面对“探索未来”机器人挑战赛、ICode未来编程赛等高难度赛项,最终拿下1金1铜、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尽显边疆少年科技风采。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富宁县系统推进科技教育的扎实举措。“能在全国大赛获奖,离不开学校课后服务的‘科技小课堂’。”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教师黄志强说,该校机器人兴趣班让何金勇、农正康等学生从“零基础”成长为全国冠军。作为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富宁县第一中学构建“课堂+社团+竞赛”三维培养体系:课堂融入趣味科技案例,课后组建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等社团并配备专业指导,赛前开展针对性集训,“像护着种子发芽一样守护每个孩子的创新想法”,副校长涂兴洪表示。
富宁县还通过多元平台激活科技教育活力。一方面,常态化举办校园科技节、科技成果展,每年邀请校外科技机构进校园开展科学秀、科普讲座;另一方面,建立“县—校”联动培育机制,由县教育体育局统筹资源选拔师生参赛,同时组织校内经验分享会,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良性循环。“以前觉得科技离我们很远,现在编程、操控无人机成了日常。”在省级机器人竞赛中获“开源硬件设计挑战赛”金牌的富宁县民族中学学生周宗杰说,为让机器人轨迹赛快0.1秒,他和队友反复修改代码,既提升了技术,也学会了团队协作。
“科技是边疆孩子走出大山的‘翅膀’。”富宁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李政毅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推动优质资源覆盖城乡学校,打造“科技教育特色校”集群,并加强与省内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引入前沿科技课程,让更多边疆娃借科技力量飞向广阔世界。文山州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陆晋玄评价:“富宁的科技教育不搞‘纸上谈兵’,让孩子在动手实操中爱上科学、学会创新,值得推广。”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冉光正 赵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