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村集体的收益会用来奖励我们读书,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牵挂。”拿到村集体经济奖学金和荣誉证书时,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刚被高校录取的学生小李难掩激动。 近日,随着各地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马关县全面启动村集体经济奖学金评选发放工作,将村集体发展成果转化为教育激励动能,以“党建引领、集体反哺、育才兴村”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根基。
制度先行,让奖励“精准又公平”
“早谋划、严规范、广参与”,是马关县推进村集体经济奖学金工作的核心原则。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该县率先印发《关于设立“村集体经济奖学金”的通知》,明确资金来源于村集体经济收益,并指导全县130个村(社区)结合《马关县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管理使用办法(试行)》,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过程中,各村(社区)广泛征求党员、群众代表及学生家长意见,细化奖励规则:按学校实行差别化奖励,对困难家庭子女额外设立助学金倾斜政策,部分村还创新将中职学生纳入奖励范围。如今,全县130个村(社区)实现奖励方案全覆盖,从制度层面确保了奖学金发放“有据可依、公平公正”。
双向发力,让激励“暖心又提气”
“线上摸排建库+线下入户核实”,马关县各村(社区)通过这一模式,精准掌握辖区内高考、中考学子动态信息。每逢成绩公布、录取通知发放等关键节点,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便主动上门,协助学子完善录取通知书、成绩单等证明材料,全力保障“应奖尽奖”。
“一次表彰大会、一本荣誉证书、一笔奖励资金”,这“三个一”的颁奖仪式,成为马关县传递关怀的重要载体。各村(社区)通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邀请新录取学子及家长参会,在庄重的仪式感中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县已为952名优秀学生发放奖励,举办表彰活动130场次,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让“读书光荣、成才可贵”的理念深入人心。
长效赋能,让成果“惠民又兴村”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想着‘为孩子求学使劲儿’,风气越来越好!”谈及村集体经济奖学金带来的变化,马关县一位村干部感慨道。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村集体经济奖学金46.22万元,这笔资金不仅给学子们带来了物质帮扶和精神鼓励,更在乡村掀起了崇尚学习、重视教育的热潮,让乡村精神面貌愈发昂扬。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一举措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村民,既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村民的归属感,更搭建起“培养人才、留住乡情、反哺家乡”的良性循环。今后,随着受助学子学成归来,这份“人才种子”将逐步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为马关县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刘真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