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矿山边坡披绿装,柏油道路干净整洁,再也不见往日尘土飞扬、矿渣遍地的景象了!”近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文山市鸿蚨瑞石灰石矿山开展生态修复“回头看”时,当地群众对矿区的变化赞不绝口。这一喜人转变,正是该州纪检监察机关以精准监督执纪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实践。
文山州矿产、水资源富集,但长期以来部分区域因无序开发、监管缺位,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问题逐渐凸显。2023年10月,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直指文山市盘龙河城区段污水直排、姑娘寨矿山生态修复滞后等突出问题。面对生态环保“考题”,文山州纪委监委迅速将监督执纪问责作为推动整改的“利剑”,聚焦中央及省州环保督察、巡视巡察反馈的“政治交办”事项,构建“全程介入、靠前监督、严肃问责”工作机制,以查改治一体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针对矿山修复这一难点,该州督促主责部门创新采取“一矿一策”“专班推进”模式,精准破解生态修复难题;围绕污水直排等民生痛点,推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纠治生态环境执法不严、环境违法查处不力、群众环境权益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在查办姑娘寨矿山生态修复滞后问题时,州纪委监委深挖根源,发现文山市委、市政府及市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卧龙街道存在作风不严不实、履职尽责缺位等问题,随即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直指病灶、倒逼整改,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
为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文山州纪委监委打出监督“组合拳”: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零提示、预警卡等方式,以“小切口”开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紧盯河湖长、山林长责任落实,督促县(市)及相关部门厘清责任边界、找准问题症结、及时纠偏纠错、完善制度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形成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的工作氛围。2023年以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累计组织生态环保专项监督检查20次,督促环保执法部门开展排查8次,发现问题2423个,整改完成2419个,整改率达99.8%。
铁腕执纪是生态保护的坚强后盾。2023年至今,文山州纪检监察机关在生态环境领域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5件,对2个责任单位、15名责任人实施问责,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推动环保执法部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0件,行政拘留11件12人,以有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地。
“以前盘龙河淤泥堵、垃圾多,还有人占河道种菜建房,现在违建拆了、步道修了,每天晚上来河边散步心里都敞亮!”在盘龙河整治成效检查现场,一位散步的大妈向工作人员细数环境变化。文山州纪委监委始终把群众关切的环境问题作为监督重点,通过列出问题清单、开展约谈提醒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烦心事”,让群众从环境改善中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文山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3年以来,全州PM2.5、PM10、SO₂、NO₂平均浓度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8%以上;1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4.44%,6个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100%达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文山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铁的纪律守护绿水青山,既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又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为绿美文山建设提供坚实纪律保障。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杨月波 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