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东升村的百香果园里,浓郁果香伴着丰收的喜悦四处弥漫。棚架间,翠绿藤蔓如瀑垂落,深紫红色的百香果饱满圆润、缀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指尖翻飞间将成熟果实收入筐中,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作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增收明星”,东升村百香果基地深耕20余亩沃土,精选台农、紫霞一号两大优质品种。这两种百香果以果型大、蜜香浓、口感甜的突出优势赢得市场青睐,更依托“线下合作采收+线上直播助销”的双渠道模式,让新鲜果实通过东升村播学院的镜头,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好品质离不开好技术,高收益靠的是巧管理。”基地负责人王萍的话,道出了产业发展的核心密码。基地全面采用大棚种植模式,为百香果打造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再辅以专业修枝技术与科学水肥管理,不仅让果实成熟期提前,更成功实现“一年两收”。按当前每亩2.3吨产量、1.5万元产值计算,整个基地年收入可达60余万元,在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兴则就业旺。百香果基地的发展,也为周边村民打开了“家门口就业”的增收之门。每到种植、管理、采摘的关键时期,基地都会吸纳当地村民务工,东升村戈木村小组村民秦本会便是受益者之一:“做完自家农活就来这儿做工,一天能挣70到80元,离家近又方便,一年下来能多赚不少零用钱。”
如今,科技赋能下的百香果产业,已成为西畴县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下一步,东升村将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科技含量,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中,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美好的图景。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冯彭 李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