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每小时3600个!文山又一厂投产!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08:32:00  来源: 云南网

  近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平坝镇荞酥厂正式投产运营,这座融合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产业模式的工厂,采用“村集体经济公司+本土个体户+现代企业”三方合作模式,不仅为平坝荞酥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荞酥从地方特产向品牌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每小时可生产3600个荞酥

  走进平坝荞酥厂生产车间,浓郁的荞麦香气扑面而来。操作台旁,工人们正忙着将和好的面团分成大小统一的小剂子,整齐排列在定制的红纸上,撒上芝麻,等待着被送进智能控温烘烤炉。

  云南麦与甜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永欢告诉记者,厂内目前采用的智能烘烤设备,可在十分钟内烘烤32盘荞酥,单次产量达900个左右。一小时可完成四轮烘烤,实现平均每小时约3600个的高效产出。智能设备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通过精准控温技术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品质保障方面,我们与平坝镇本地百年荞酥制作世家田记合作,他们以技术入股,派驻经验丰富的师傅到厂里,在和面、揉剂等关键环节仍保留传统手法,以确保荞酥地道的口感风味。”云南麦与甜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永欢介绍道。

  盘活土地资源传承百年技艺

  荞酥是平坝镇的非遗传统手工食品,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以其酥香可口、甜而不腻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为更好地传承这一非遗技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平坝镇依托杜孟村村小组集体建设用地,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兴建现代化荞酥生产厂,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到标准化生产的跨越。

  记者了解到,平坝荞酥厂总投资300万元,建设1580平方米的荞酥生产厂房一栋,内设烘烤间、凉放间、成品间、原材料仓库、配料间、配电室、体验间、参观通道等32间隔层,于今年8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厂房由衔接资金和哈电集团资助建成,村集体公司——文山市七源服务有限公司统筹运营,并与田记百年荞酥制作世家,以及云南麦与甜商贸有限公司展开合作。

  工厂采用"村集体+传统工坊+专业公司"的创新运营模式田记荞酥作为传统技艺代表负责工艺传承,云南麦与甜商贸有限公司则凭借多年连锁蛋糕店运营经验负责市场开拓。三方各展所长,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链条。“生产中,我们将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让传统荞酥能实现稳定量产。同时,重点进行品牌打造和渠道拓展,开发更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独立包装、伴手礼盒,让产品销得更远。”唐永欢说道。

  开发多元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目前,工厂已研发出经典原味、三七须根两种口味的荞酥,并设计出传统红纸与独立小包装结合的包装形式,既保留文化韵味,又延长了保质期。临近中秋,椒麻云腿月饼、云腿白饼、广式月饼等节令产品也已上市,并推出100元、200元、300元三种套餐,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销售方面,工厂以区域代理为主要销售渠道,在州内以县为单位、州外以州为单位发展代理商。工厂统一供货,代理商根据协议价格提货销售。目前已与20余家代理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近期将完成协议签署。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统一性,又能够快速打开市场。

  年带动4700人次群众就业

  工厂以周边群众和监测对象为主,现已吸纳10名固定员工,并通过系统培训使其掌握荞酥制作技艺,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同时,工厂还将根据订单需求灵活招募临时工,预计全年可带动群众务工约4700人(),人均日收入100200元,每年可实现务工收入约94万元。预计全年产值1100元。“下一步,我们还将研发更多药食同源产品,如石斛荞酥、黄精荞酥等,最终希望把平坝非遗荞酥打造成文山的品牌,走向全国市场。平坝镇党委书记王艺霖说道。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韩艳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