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山州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目标
近年来,文山州落实“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如期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目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增强,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党的领导”出质量。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教师关怀、典型引领、氛围营造上优先发展教育,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实行“双组长”“双述职”,党委副书记担任教育工委书记,党政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学校当好“编外校长”,人大、政协审议视察、协商支持教育,全州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教育、进学校、访教师、看学生”成为新常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形成“五红党建”教育品牌,创建学校党建长廊示范带44条覆盖学校140所,打造“云岭先锋 育人红烛”党建工作示范校120所;连续4年举办全州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精心制作涵盖大中小幼精品示范课19节在全州展播;创成国家级研学营地、省级基地各1个。
“一中”改革出质量。党政主要领导抓“一中”改革,州委、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学校、看望师生、研究教育,从选优校长、配强班子、激励教师,到完善机制、保障资金、安全管理、师德师风等方面,始终高站位决策、低重心服务,学校办学活力得以激发、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中”改革带动全州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全州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双减”形成1个全国、11个全省优秀典型案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19项全省第一、10项全省第二、6项全省第三;4所职业学校纳入全省第一批“双优计划”、1所学校创成全省优质学校、1个专业纳入全省中本贯通首批试点,初中毕业生“应读尽读”取得历史最好成效。
“抓实管理”出质量。实施学校规范管理年、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抓实教育、教学、科研常规管理。深化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用好“五个一批”教育帮扶,68所学校与省内外名校结对,优质资源覆盖率达55%。“希望澡堂”“少年儿童之家”“一乡镇一游泳池”“悄悄话信箱”做法成为全国全省优秀典型、入选全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防学生溺水六条、安全健康教育九条、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十条等措施照亮乡村孩子成长之路;累计建成体育特色校330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校点75个、基地13个,组建新型体校24所,体教融合让校园“动”起来、“闹”起来、“活”起来,孩子们身上有汗、脸上有笑、眼里有光。
“教研赋能”出质量。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教研、教学、培训一体化发展。组建学科中心教研组和教研评审、考试命题、名优讲师、竞赛教练人才库,持续开展“七乡红烛·青蓝同辉”教师技能大赛,发现教坛新锐200余人、汇聚优质课例500余节,全省青年教师课赛一等奖获奖率位居全省第三、教研课题省级立项保持全省前五位,名校长、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从2022年的2192人增加到4124人,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农加贵、全国模范教师王家华、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马关县八寨镇中心学校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高加敏 龙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