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依托770.6万亩林地的天然优势,深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三位一体立体开发模式,让绿色林地既守住生态本底,又结出富民硕果,实现了从“生态颜值”到“经济价值”的精彩蝶变。
层林“叠”金,种下生态致富苗。广南县以科学规划激活林地潜力,构建起多层次复合种植体系,让每一寸林地都产生效益。油茶林下,1300亩三七借荫而生,400亩天冬相伴成长,形成“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的良性循环;八角林下300亩草珊瑚固土增收,500亩仿野生铁皮石斛依树而长,不占耕地却效益可观;李子林间套种黄精、魔芋,打造出果药共生的生态链条。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种植面积达7787.3亩,仅2025年就新增3340亩,生态硕果挂满林间。
林下“生”金,养出循环增收链。“以林养鸡、以鸡促林”的闭环模式在坝美镇等基地落地生根,数万只肉鸡穿梭林间,啄虫除草减少农药使用,粪便为林木提供天然肥料,年出栏16.3万羽的生态土鸡因肉质紧实备受青睐。林中万余箱蜜蜂更是“飞舞的银行”,采蜜之余为林木授粉提质,石山农场养蜂人王文勇的320余箱蜜蜂,年产蜜1500多公斤,年收入近20万元,还带动周边群众养蜂千余箱,实现增收60余万元,真正践行了“养蜂不占田,蜜甜富农家”。
林间藏“金”,激活文旅新动能。依托世外桃源坝美、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广南将林荫空间化为休闲体验场,打造“春探仙草、夏宿听蝉、秋观云海、冬品民俗”的全时域体验矩阵,推动“生态+文旅”深度融合。如今,“中国最美原生态康养旅游县”“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加持,49个森林乡村(国家级1个、省级48个)居文山州首位,6000余亩森林康养基地持续释放绿色势能,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向奔赴。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刘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