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文山州“六个一”激活边疆治理新动能 绘就城乡社区幸福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1:08:59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抓手,将党建工作与城乡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创新推行“六个一”工作举措,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提升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建强“书记工作室”:筑牢治理“强核心”

  文山州在试点社区高标准打造5个实体化“书记工作室”,健全“例会、学习、研讨、激励、结对”五项运行机制,推动工作室规范高效运转。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5次、开展党支部书记党建专题培训12次,有效提升村“两委”履职能力,目前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3名。同时,工作室畅通“现场反映-即时回应”民意渠道,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关键枢纽。

  建立“村民议事会”:畅通民意“主动脉”

  依托党组织引领,文山州构建“村党组织+理事会+村民”三级联动议事机制,创新“线上议事厅+线下火塘会、院坝会”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将民意协商延伸至“最后一米”。议事决策与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深度融合,增强决议约束力与执行力。截至目前,累计召开各类议事会议64场次,形成有效决议73项,指导69个村(居)民小组民主决议重大事项,推动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28项民生工程落地,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发治理“内生力”

  文山州积极推动“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在试点地区成功培育银发志愿队、云海志愿联盟、云上服务等一批活力社区社会组织。这些组织整合内外资源,聚焦文化体育、边境固防、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特殊群体帮扶等领域开展常态化公益服务,有效弥补村级公共服务供给短板,成为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的重要力量。

  组建“志愿者队伍”:扩大服务“辐射面”

  依托骨干社区社会组织,文山州对志愿服务实行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在全州试点村(社区)组建文艺、普法、边境巡防、老兵服务、老小关爱等功能型志愿服务队伍31支,吸纳志愿者745人。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文艺汇演、普法宣传、边境巡防、老兵烈属服务、困难家庭关爱等志愿服务68次,覆盖群众6356人次,带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办成“民生实事”:夯实治理“压舱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山州联合村民代表、帮扶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成立村级共建理事会,建立“月调度、周跟进”机制,动态形成《民生需求清单》,创新“派单-接单”快速响应模式,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完成村(社区)路灯改造、适老化器材安装、道路硬化、充电桩增设等民生实事53件,显著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与获得感、幸福感。

  健全“闭环机制”:贯通治理“全链条”

  文山州系统提炼“群众点单—理事会派单—多方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治理经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累计收集民情民意384条,处置率超98%。同时,运用“火塘会议”“院坝协商”“警民联调”等方式,成功化解婚恋、土地等各类纠纷64起,调解成功率达99%,实现“小事不出村”。创新设立“爱心积分超市”,开展公益活动208场次,参与群众近3000人次,兑换积分3万余分,持续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云南网通讯员 盘得胜 记者 黄鹏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