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砚山县瓜果飘香满田园,270余亩猕猴桃沉甸甸缀满藤蔓,正陆续进入采收季。农户们穿梭果园、忙着摘果装箱,一派丰收图景里,这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金果果”,正稳稳托住当地农户的增收希望。
走进维摩乡倮可者村黄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翠绿藤蔓间,黄澄澄的果实透着光泽,浓郁果香扑面而来。“以前种玉米、辣椒,累不说,收入还没保障。改种猕猴桃后,产量翻番、管理省心,日子越来越甜!”种植户夏加翠笑着算起“增收账”,自2017年投身猕猴桃种植,她家如今已扩种至10亩,亩产1至2吨,市场价4至7元,效益远超传统作物。
不仅种得好,更要卖得俏。如今,夏加翠的猕猴桃早已“走出山门”,远销广州、昆明等地,还推出“沉浸式”入园采摘,让游客体验田园乐趣。“线上线下一起推,批发采摘两头抓,我们还做了礼盒装,受大家欢迎。”作为砚山倮翠种养殖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夏加翠探索的多元经营模式,既拓宽了销路,也打响了砚山猕猴桃的名气。
砚山猕猴桃产业的蓬勃,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精准引导。近年来,砚山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农户因地制宜转型种植猕猴桃,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72亩,产业规模稳步壮大。“今年全乡猕猴桃预计总产量30吨,产值突破24万元,实实在在成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维摩彝族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蛟龙介绍,下一步,当地将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推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金果子”变“幸福果”。
从传统粮油种植到特色猕猴桃产业升级,砚山走出了一条“靠特色谋发展、以产业促增收”的乡村振兴路。今后,当地还将在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市场拓展上持续发力,推动猕猴桃产业从“丰收”向“丰收+高值”迈进,让这颗“猕”足珍贵的果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王思入 李文雄 王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