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十六年,王琥的履历扎实而清晰。在刑侦一线,她以专业能力突破多起大要案件;转任训练岗位后,她将实战经验系统提炼,推动基层警务能力提升;如今作为富宁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教导员、警务技术二级主管,二级警督的王琥,正以立体化巡防体系切实压降辖区发案率。
刑侦一线,用证据说话,以专业破局。在刑侦技术岗位期间,王琥主勘案件现场400余起,协勘900余起,检验物证540余件,比对指纹300余枚,录入全国现场勘验信息2500余条。她参与侦破“6・12入室杀人案”等重大案件,凭借严谨细致的工作,为案件侦办提供了关键支撑。
同事们评价她:“‘琥哥’靠谱,是能把后背交给她的人。”这一信任,源于她在每一起案件中对细节的执着和对证据的敬畏。
巡防革新,构建立体防控,守护百姓安宁。2025年1月,王琥调任富宁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教导员。她迅速深入一线调研,结合县域治安特点,推动建立“车巡+步巡+定点守望+视频巡查”四位一体的防控模式。该机制运行后,辖区案发率显著下降。
任职前半年,她现场处置警情164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6人,救助群众159人次,化解家庭矛盾纠纷96起。“巡逻不是走形式,要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安全。”王琥常对队员强调。
警务教官,从州级到省级,推动实战教学体系化。王琥于2016年获评文山州警务实战州级教官,次年成为全州首位省级警务实战三级教官。她全程参与训练方案设计与教学,承担多项实战培训任务,逐步成长为警务实战训练领域的专业力量。
2021年,云南省公安厅挂牌成立16个以个人命名的教官工作室,王琥作为文山州首位,也是全省唯一女性教官,设立“王琥省级警务实战教官工作室”。她带领团队系统梳理典型案例,研发符合边疆县域警情的训练方法,有效提升基层警情处置能力。2022年,她参与编写的《警察执法现场徒手防控训练》教材,成为一线训练的重要参考。
母亲的电话是她忙碌日常里最规律的“背景音”,无论在训练场挥汗、办公室熬夜,还是刚结束处突任务,“好好吃饭”的叮嘱从不缺席。这份朴素关怀,是母亲丈量女儿平安的标尺,也是她疲惫时最暖的慰藉。
在儿子童年里,妈妈是现实版“包警长”。当别的小朋友依偎在妈妈怀里听童话时,他最爱看《超级飞侠》,尤其崇拜正义勇敢的“包警长”。他总望着妈妈的背影,悄悄把惩恶扬善的形象与她重叠。王琥把陪伴化作无声教育:带穿“小小警服”的儿子看自己训练的身影,在烈士陵园讲英雄故事,让忠诚与担当的种子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今年会考,执行任务的王琥录下加油视频:“面对挑战要沉着专注,像对待每次任务!”视频在学校播放时,儿子骄傲挺胸:“看,那是我妈!我妈是警察,是教官!”那天晚上,她收到儿子的短信:“妈妈,加油。”
从刑侦技术员到巡防指挥员,从实战教官到团队带头人,王琥的十六年从警路始终紧扣“实战”与“服务”主线。如今,她依然在警务实战与公共安全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在藏蓝警营中践行一名警察的初心与使命。
云南网通讯员 刘梅 白宇男 记者 李彤